[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534.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慧谷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B41F1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丝网印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自动丝网印刷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产业规模的逐步壮大,全自动丝网印刷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专注于硬式材质高精度的印刷,如视窗玻璃、工业玻璃、PMMA、OGS、TOL等的印刷,其主要的应用领域有:IT视窗玻璃、工业玻璃、太阳能晶硅电池、PCB线路板、液晶显示屏、触控面板和各类触摸屏。全自动丝网印刷技术利用更为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使丝印过程更为精确、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
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只是通过调节承印物的方式来确保承印物的印刷精度。即,承印物放置在设有治具对位平台上;印刷前,先通过视觉定位系统对承印物进行拍照定位,并计算出承印物与网板原点的偏差;然后将数据信息送到对位平台处,对位平台根据所数据信息调节承印物位置来实现与网板对位,从而保证印刷精度。
然而,由于视觉拍照定位与丝印不在同一个工位,承印物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机构有间隙公差且在设备高速运转且较高负载下电器部件易出现精度偏差等原因,当承印物输送到丝印位置时,其位置可能与视觉定位拍照存储的数据信息不一致。因此,承印物直接丝印时,会导致印刷精度出现偏差,达不到生产所需的印刷精度±0.03mm以内。而如果降低运转速度,印刷精度会有所提升,但生产效率又会大大降低,使得每分钟只能印刷10片以内的承印物。
另外,现有的大多数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在所有工序完成后,都是通过人工抽检的方式来对承印物的印刷质量进行检测的。即,质检员在印刷完成后,抽取其中的部分样品、或不定时的抽取其中部分样品的质量检查来分析整体的印刷质量。由于抽样检测数量很有限,且不能做到实时监控,往往不能即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易造成大量的印刷不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存在以下问题和缺点:印刷精度较低、印刷效率较低、印刷后品质不能实时监控,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印刷精度高、效率高,可实时监控印刷产品质量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全自动丝网印刷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承载组件;承载物承载在所述承载组件上,且所述承载组件底部设置有多个定位套;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对所述承印物进行机械定位的接料机械定位机构以及丝印机构;其中,所述接料机械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套相适配的多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升降以插入或退出所述定位套;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承印物印刷质量的质量检测机构。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料机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安装板、导套固定板以及定位机构底板;其中,所述多个定位件固定在所述定位件安装板上;所述定位机构底板和所述导套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凸轮和导柱导套组件;所述接料机械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顶升电机和凸轮;其中,所述定位顶升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凸轮连接,且所述凸轮与所述定位件安装板相接触以推动所述定位件安装板带动所述定位元件移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质量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丝印机构上的质量检测摄像机、用于驱动所述质量检测摄像机的质量检测驱动组件,以及用于调整所述质量检测摄像机的位置的质量检测摄像机调整组件;所述质量检测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检测平台。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丝网印刷机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转盘传送机构;所述转盘传送机构包括可旋转的转盘;所述承载组件浮动连接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上对应有四个工位:接料工位、视觉精定位工位、丝印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或者质量检测工位,且沿所述转盘的旋转方向顺次设置所述接料机械定位机构、摄像精定位机构、所述丝印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或所述质量检测机构。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转盘下方的转盘传送电机和间歇运动组件;其中,所述转盘传送电机与所述间歇运动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间歇运动组件与所述转盘传送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歇运动组件为凸轮分割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慧谷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深圳市天慧谷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