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体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5492.1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聚材料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体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行业的调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体混 合机。
背景技术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 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 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常用的混合机分为气体和低粘度液体混合机、中高粘 度液体和膏状物混合机、粉状与粒状固体物料混合机械四大类。常见的混合 机有:犁刀混合机,螺带混合机,无重力混合机,V型混合机,双螺旋锥 形混合机,高低速液体混拌机,行星动力混合机等。
目前,混合机在工作的时候,机械混合主要发生在容器的中部及下部, 这容易导致物料混合时有分为几层的倾向,即同层的材料性质均一,但自上 而下却有一定程度的区别,从而导致最终混的的物料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均一 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体混合机。
一种双腔体混合机,包括外腔体,所述外腔体包括圆柱形的上腔体、倒 圆台形的中腔体和圆柱形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包括上底,在所述上底的上 方设置有电控箱,在所述电控箱内设置有正反转电机,在所述正反转电机的 轴承上设置有减速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 穿过所述上底向下伸入到所述下腔体内,在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 在所述上底的下表面设置有圆管形的内腔体,在所述内腔体的上端设置有多 个溢料口,所述搅拌轴和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所述内腔体内,在所述下腔体的 下端设置有出料盖,所述出料盖的一侧与所述下腔体铰接,所述出料盖的另 一侧可通过插销与所述下腔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轴沿着所述下腔体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置有水平的搅拌杆,优选的,搅拌杆 从搅拌轴的下端沿着半径方向设置。
具体的,所述内腔体的下端和所述中腔体的体壁之间设置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下腔体的内径和所述内腔体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上底设置有若干进料口,所述进料口扣接有进料盖。
具体的,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外腔体和所述内腔体之间的空间之上。
优选的,所述外腔体设置在支撑架上。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腔体混合机,可以在内外腔体间形成物料由 下到上,再由上到下的循环流动,在确保了同层物料混合的均一性的同时, 更实现了不同层之间物料的均一性,同时又可以使物料进过松散、压紧的变 化过程,即可使物料的性状更加均衡,又可以防止气体过渡挤压,避免局部 气团的膨胀爆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腔体混合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列表如下:
1、上腔体,101、上底,102、进料口,103、进料盖,2、中腔体,3、 下腔体,301、出料盖,4、电控箱,401、正反转电机,402、减速机,5、 搅拌轴,501、螺旋叶片,502、搅拌杆,6、内腔体,601、溢料口,7、空 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 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双腔体混合机,包括外腔体 和内腔体6,所述外腔体设置在支撑架上。
所述外腔体包括圆柱形的上腔体1、倒圆台形的中腔体2和圆柱形的下 腔体3,所述下腔体3的内径和所述内腔体6的内径相同,所述内腔体6的 下端和所述中腔体2的体壁之间设置有空隙7。所述上腔体1包括上底101, 所述上底101设置有若干进料口102,所述进料口102位于所述外腔体和所 述内腔体6之间的空间之上,所述进料口102扣接有进料盖103。在所述上 底101的上方设置有电控箱4,在所述电控箱4内设置有正反转电机401, 在所述正反转电机401的轴承上设置有减速机402。所述正反转电机401的 转动轴连接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沿着所述下腔体3的轴向设置,所述 搅拌轴5穿过所述上底101向下伸入到所述下腔体3内,在所述搅拌轴5上 设置有螺旋叶片501,在所述搅拌轴5的下端设置有水平的搅拌杆5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聚材料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聚材料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踏板的椅子
- 下一篇:一种沥青防水材料生产用沥青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