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正常失电应急处理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35294.5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1R19/155;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正常 应急 处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电子电路,特别是一种非正常失电应急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系统经常发生非预期的非正常失电,在汽车系统中,非正常失电影响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利用微处理来判断正常掉电或失电状态,能够处理复杂的逻辑判断,可区别是突然失电情况还是正常掉电,但是其AD采样时间过长,依赖于软件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快速响应要求;比如AD采样时间一般在80ms到100ms,不然很一般掉电过程会在10m内完成;容易触发误动作,微处理器耗电较大,从另一方面减少了失电时的处理时间。另外,还在主电源上用大电容来维持失电后的电量供应,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但是,效果有限。在1A的负载电流下,从10V跌落倒5V,1mF的电容也只能维持5ms;成本过高。对于容量特别大的电容比如470uF以上的电容,价格是呈指数上升的,容量越大的电容的体积也越来越大。不适合当前越来越小型化的设计。
在突然的非预期失电的情况下,电子可进行比较简单的应急处理动作,这些应急处理动作仍需要失电前状态的某些标志位信息作为处理的依据,主动元件的寄存器在失电后就失去了能量供应,不能工作;读取非易失存储器,比如EEPROM等,耗电较大,达数mA,并且还需要支持I2C或SPI协议的芯片读取,这个级别的芯片耗电大,价格也较贵。所以不适用于应急处理的情况;突然失电时间很短,响应速度不够;因此,难以进行可靠的应急处理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正常失电应急处理电路,所述的这种非正常失电应急处理电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快速有效判断汽车电子系统非正常失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非正常失电应急处理电路包括一个应急电源供应电路和一个掉电状态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的应急电源供应电路包括一个电容器、一个二极管和一个三极管,所述的二极管的正极与一个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的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的负极又与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与一个微处理器的信号端连接,二极管的负极又与一个后续处理电路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的掉电状态检测电路包括一个第一电压检测芯片、一个第二电压检测芯片和一个第三电压检测芯片,所述的第一电压检测芯片的一端与所述的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压检测芯片另有一端接地,第一电压检测芯片包括有一个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的第一开关电路的一端串联一个电阻器后与所述的后续处理电路的电源端连接、同时经过一个二极管后与一个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串联一个电阻器后接地,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各自与所述的后续处理电路的两个电源端连接,第一开关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二电压检测芯片的一端与一个第一电压元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一电压元件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第二电压检测芯片另有一端接地,第二电压检测芯片包括有一个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的第二开关电路的一端串联一个电阻器后与所述的后续处理电路的电源端连接、同时经过一个二极管后与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三电压检测芯片的一端与一个第二电压元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的第二电压元件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第三电压检测芯片另有一端接地,第三电压检测芯片包括有一个第三开关电路,所述的第三开关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的后续处理电路的电源端连接、同时经过一个二极管后与所述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三开关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开关电路的一端串联一个电阻器后与所述的后续处理电路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开关电路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电路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5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