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T钢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313.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1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H05K3/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t 钢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MT模板,具体地说是一种SMT钢网。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表面贴装技术(SMT,SurfaceMount Technology)将各种元器件焊接到印刷电路板。表面贴装工艺流程大体上包括:在PCB待焊 接的一面涂布锡膏,然后将需要焊接的元器件贴装到PCB的对应位置上,完成元器件的贴装 后进行回流焊接,这样就完成了PCB其中一面的元器件的贴装,检验合格后即可完成表面贴 装。
在PCB基板上涂布锡膏的过程,涂布的锡量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锡量是由 钢网的开口涉及的形状和大小确定的。优良的钢网开口设计,可保证良好的脱膜效果,不会 引起焊接短路、开路或者产生锡球,并且保证良好的硬件连接和焊接可靠性。
电子行业中的城堡型端子PCB和LGA封装PCB,其生产中使用到的钢网开口方案基 本都是根据焊盘尺寸进行设计,而PCB上所有焊盘尺寸基本相同,钢网开口就相应的基本相 同。PCBA的PCB封装由于其特性在PCB生产或PCB贴装到主板上的生产中PCB会存在不同程度 的变形,这种变形通常存在于PCB的四个边角,这样就容易导致虚焊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小PCB变形量的SMT钢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SMT钢网,所述SMT钢 网上设置有第一钢网开口,所述的第一钢网开口呈矩形,多个第一钢网开口在钢网上围合 成矩形框,所述第一钢网开口的两条长边与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的两条长边为部 分重合,所述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较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的长边长,所述第一钢网 开口的宽度与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相同,所述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由与第一钢网 开口对应的PCB焊盘的长边向外延长,位于矩形框每条边两端的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较位 于矩形框每条边中间的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网开口上靠矩形框内侧的短边与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 焊盘的短边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SMT钢网上还设置有第二钢网开口,所述第二钢网开口为正方形, 所述第二钢网开口的边长较第二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的边长短,第二钢网开口位于第 二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的矩形框为正方形框,所述第一钢网开口由与第一钢网开口对应 的PCB焊盘的轮廓沿长度方向向外平移,且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较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 焊盘的长边长。
进一步的,所述SMT钢网上还设置有第二钢网开口,所述第二钢网开口为正方形, 所述第二钢网开口的边长较第二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的边长短,多个第二钢网开口呈 方阵式排列在所述多个第二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中央。
进一步的,所述SMT钢网上还设置有第三钢网开口,所述第三钢网开口对应PCB上 的极性标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由与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 焊盘的长边向外延长,位于矩形框每条边两端的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较位于矩形框每条边 中间的第一钢网开口的长边长,从而使得PCB上靠近四个角的焊盘的焊锡量增加,来抵消 PCB变形量,减少虚焊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SMT钢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SMT钢网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SMT钢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SMT钢网的原理图。
图5~图7为本实用新型SMT钢网的几种第一钢网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SMT钢网;2、第一钢网开口;21、第一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3、第二钢网开口; 31、第二钢网开口对应的PCB焊盘;4、第三钢网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 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增加PCB边上的钢网开口的长度,PCB上靠近四个 角的焊盘的焊锡量增加,抵消了PCB变形量,减少了虚焊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面板双刮丝印装置
- 下一篇:版辊传动系统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