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同轴电调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4003.0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红;衷洁;朱秀敏;贾建蕊;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1/205 | 分类号: | H01P1/205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调滤波器,尤其是一种多腔同轴电调滤波器,属于微波滤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1220549062.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UHF波段小型化电调双工器”,专利号为CN201420768754.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宽调谐同轴电调滤波器”,采用的步进电机分别是反应式或混合式步进电机,电机与传动机构使用齿轮传动或者是联轴器进行连接,不仅加工和装配难度大,体积相对较大,传动精度也由于齿轮间隙或联轴器装配精度而降低。在工作频率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频率定位精度不能满足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设计难度大,同轴电调滤波器采用的都是四腔的带通滤波器。为了获得多腔带通滤波器的滤波性能,通常采用两个四腔电调带通滤波器进行级联,但是这种牺牲体积换取抗干扰能力的做法,阻带特性叠加效率低,差损大,在小型化的设备要求下,已不能满足要求。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机构采用导向板与导杆直接连接,在负载较重时,导向效果不好。尤其是多个谐振腔同时联动情况下,传动机构整体装配误差使得滤波器的传动不顺畅,对电机的负载能力要求提高。同轴腔体电调滤波器的原有内导体顶端为梳齿型弹片,金属材料的成型处理生产周期较长,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腔同轴电调滤波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腔同轴电调滤波器,包括驱动电路、传动机构、滤波器、两个射频接口;所述驱动电路安装在传动机构的外壁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制成部分、导向板和一个以上导杆;所述各导杆相互平行,均与导向板连接;所述滤波器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至第N谐振腔,N≥2;所述第一谐振腔包括盒体和盖板;所述第一谐振腔的盒体内设有内导体和调谐杆,所述调谐杆和内导体电接触,其一端与导向板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谐振腔的内导体,与所述第一谐振腔的内导体电连接;所述调谐杆伸入所述第一谐振腔6的内导体的长度可调;所述射频接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N谐振腔的外壁上,用于输入、输出射频信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由驱动电路控制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一根驱动螺杆和一个驱动螺母,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从所述直线电机2的内部伸出,由所述驱动螺母固定在所述导向板上;所述驱动螺杆与所述各导杆平行;所述各盒体与传动机构3的支撑部分一体化加工。
所述驱动螺杆与驱动螺母垂直连接;所述驱动螺母与导向板平面连接;所述各调谐杆以驱动螺母为中心对称排列。这样有益于滤波器运动平稳。方便在小空间下调试产品。
所述各导杆通过直线轴承与导向板活动连接。
所述内导体上设有O型圈、套筒和弹性连接装置,所述O型圈套装在弹性连接装置外面,所述套筒安装在O型圈外面;所述弹性连接装置为圆形金属筒端口梳齿内侧的一排圆形凸起,均匀分布;所述调谐杆9与所述弹性连接装置的圆形凸起电连接。
所述多腔同轴电调滤波器包括六个谐振腔;所述第一至第三谐振腔共用一个盖板,所述第四至第六谐振腔共用一个盖板。
所述多腔同轴电调滤波器还包括自环射频接口,安装在第一或第六谐振腔的盖板上。
所述直线轴承外部是直筒型。
所述调谐杆顶端设有十字型深槽。
所述传动机构外面设有防尘外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效率的直线电机,将电机内部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线性运动,简化了设计,提高了电调滤波器的加工制造效率和装配精度。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中,使用良好导向性的直线轴承和导杆配合,实现电调滤波器的直线传动,可达到高速、平稳的运动效果,克服了调谐杆装配公差导致的负载过重、滑动受阻、传动不畅、滤波器性能受影响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的直线电机自带不锈钢的驱动螺杆和新型工程塑料的驱动螺母,摩擦力小,免维护、具有极高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了电调滤波器的改频精度、频率重复性和产品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滤波器采用六个谐振腔串联连接,整体结构成多排多列形式排列,实现结构最小化,不仅通带差损小,抑制度也极大提高,增加系统的使用频率,提高抗干扰能力,设备性能得到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4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铰接桁架梁结构的短波天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池加热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