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先顶后切的钢箱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3348.4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廖玉珍;章柏林;林四新;束学智;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21/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顶后切 钢箱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具体涉及既有跨线桥的顶升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世界上早期建筑物移位工程是1873年新西兰新普利茅斯的一所一层农宅的移位,当时使用蒸汽机车作为牵引装置;而现代移位技术始于二十世纪初的1901年美国依阿华大学由于校园扩建,将重约60000kN三层高的科学馆进行了移位,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为了绕过另一栋楼,采用了转向技术,将其旋转了45°。该工程采用的是圆木做滚动装置,螺旋千斤顶提供顶升力和水平牵引力。随后的一百多年里,该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90年代初该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1991年首次采用滑动平移方法进行楼房平移,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在建筑物基础下部修建新基座,基座下修建滑道,然后顶推平移到新位置。1992年提出了将上部结构和基础分离的方法,由于该方法适用性广,迅速取代了原平移方法。进入21世纪,移位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文物古建筑领域、高层建筑及高耸结构、桥梁改造工程、盾构调头、古树名木保护中等各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许多城市市政建设跟不上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需对既有城市桥梁进行改造,以满足发展需求。城市既有桥梁的移位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的新技术,具有施工周期短、经济适用、建筑能耗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以保障等特点,为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考虑到既有跨线桥建成时间较短,结构较新,为节省工程投资,本次施工图设计在保证结构安全、运营后行车舒适的前提下,按照尽量利用既有桥梁结构、减少桥梁拆除数量的原则进行。
结合改造后的纵断面设置情况和既有桥梁结构形式,既有桥改造的主要内容包含桥梁顶升、桥梁加固重建、桥梁拼宽和桥面铺装调整等,具体改造思路如下:
(1)当一联箱梁范围内新的桥面设计高程与现状桥面高程差值在-5~+18cm范围内时,通过增加混凝土调平层或减少现有桥面铺装厚度来满足设计要求。
(2)当一联箱梁范围内新的桥面设计高程比现状桥面高程高出18cm以上,且通过设置空心管材和调平层混凝土后仍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对现状桥梁进行顶升处理。
(3)对于经顶升处理且通过设置空心管材和调平层混凝土后不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的的箱梁,则对现状桥梁进行加固处理。
(4)对于桥面宽度不足之处,通过在现状桥梁外侧进行拼宽处理来满足桥梁宽度要求,拼宽采用上、下均不相连的方式,新、旧桥梁结构间设置纵向伸缩缝。
其中的桥梁顶升施工工艺,在进行顶升时都是采用整体顶升的方式,该整体顶升工艺在面临待顶升多跨连续钢箱梁所需顶升高度较高,且大部分位于竖曲线上,桥梁结构为向上的拱形的情况时,将无法有效控制顶升姿态,影响顶升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在落梁时其线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钢箱梁整体顶升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顶升姿态受控且落梁的线性满足规范要求的钢箱梁顶升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先顶后切的钢箱梁结构,所述钢箱梁结构包括若干箱梁分段,所述若干箱梁分段依次焊接形成钢箱梁。
优选的,所述若干箱梁分段由一多跨连续钢箱梁切除相应的切割梁段形成。
优选的,所述多跨连续钢箱梁以墩柱为基准,切除相应的切割梁段形成若干箱梁分段。
优选的,所述的切割梁段为喇叭口形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箱梁结构采用先顶后切的方式形成,具有以下优点:
(1)本钢箱梁整体性较好,平面位置控制较好;
(2)本钢箱梁和混凝土梁共同作用在过渡墩,能减少顶升过程中对过渡墩的偏心影响;
(3)本钢箱梁结构实施的设备投入较少,调整阶段可分段调整,总体设备投入较少;
(4)本钢箱梁结构的质量控制得以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的第一~四联箱梁改造前、后桥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L3、L4联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L3、L4联立面布置图;
图4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L3的横断面图;
图5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L4的横断面图;
图6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L3联顶升时的节段划分示意图;
图7为本实例中既有跨线桥L3联顶升前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3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道路桥梁弹性隔尘板
- 下一篇:一种发光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