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纱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1123.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伯霖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谦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纱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送纱轮,特别是指一种利用波浪形构造相互错开所组成的 陶瓷送纱轮,使送纱效果达到顺畅、制作容易且又不易故障的送纱轮。
背景技术
按,送纱轮是安装在圆盘针织机上用以送纱的构件,现有送纱轮上套有橡胶或塑 料的轮胶圈,藉纱线与送纱轮表面上的轮胶圈的摩擦力来输送纱线。由于轮胶圈受到纱线 不停的摩擦后,将使轮胶圈表面变得不光滑而导致不良送纱现象,影响织品质量,故该轮胶 圈必须定期更换。但由于每台针织机上的送纱轮及绕设的纱线数量庞大,因此更换一台针 织机的送纱轮轮胶圈相当繁琐费时,且停机及更换工时都将产生效益及成本受到影响的问 题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有大陆专利公告第CN201068506Y号专利案,其揭示一 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包括有上轮盘、下轮盘及其间数值交叉安装的纱线送纱杆,该纱 线送纱杆总体轮廓呈直角三角形状,其中的一条水平直角边或其上的两个端点顺着上轮盘 或下轮盘的径向与上轮盘的下侧面或下轮盘的上侧面安装紧固;另一条竖直直角边或其上 的两个端点与上轮盘的下侧面靠内缘及下轮盘的上侧面靠内缘安装紧固;水平直角边安装 紧固在下轮盘上侧面的纱线支撑杆与水平直角边安装紧固在上轮盘下侧面的纱线支撑杆 交叉相间设置。
前述该现有技术(第CN201068506Y号)是由上、下轮盘间多数交叉安装三角形纱线 送纱杆所组成,其不仅构造复杂,且每一三角形纱线支撑杆的制作相当费时,而其纱线送纱 杆由金属制成,其每一三角形纱线支撑杆的品质及角度的均一性控管难度相当高、导致成 本提高。又金属纱线送纱杆在长时间被纱线的绕设,尤其在针织机大量吃纱时,纱线的锐利 状形同刀刃在切割,三角形纱线送纱杆往往易于被纱线割伤而造成割伤杆上的毛边再来刮 坏纱线表面组织,显非理想的设计。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送纱轮结构其制造、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 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发明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制作容易性、送 纱效果顺畅性及不易故障的送纱轮,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 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送纱轮,其能使送纱轮具有陶瓷送纱杆所自然造成 送纱摩擦作用力,而得以免除轮胶圈的设置,进而达成其使用的稳定性、维修便利性及经济 效益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送纱轮,其能利用波浪形构造块体相互错开所 组成的陶瓷送纱轮,使送纱效果达到积极的顺畅性、制作便利性且又不易出现故障。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第一轮盘;一第二轮盘,该第 二轮盘与该第一轮盘相固结;一送纱杆组,设置于该第一轮盘与该第二轮盘之间,该送纱杆 组包括有多数第一送纱杆及多数第二送纱杆,该第一送纱杆及该第二送纱杆分别具有一凸 齿部而呈波浪形齿块体。
所述的第一送纱杆一侧为一呈平面的背部,该背部两端分别为与该第一轮盘相接 的一端杆部及与该第二轮盘相接的一端齿部,该凸齿部其中一边斜向往端杆部延伸并交会 于一凹部,该端齿部一边为呈平面,另一边为斜向的一斜面部,且该斜面部往该凸齿部的另 一边延伸并交会于一齿凹部,该第一送纱杆的凸齿部、该斜面部、该齿凹部及该凹部处是呈 弧接面设置,且该第一送纱杆是以陶瓷所制成的陶瓷波浪形齿块体,该第一送纱杆的凸齿 部与该底凸部往同一侧延伸凸出,该齿凹部的夹角为60~90度,以供一纱线绕设二至三圈, 该齿凹部的夹角较佳为75度,该凸齿部具有一呈弧形的顶端。
所述的第二送纱杆一侧为一呈平面的背部,该背部两端分别为与该第一轮盘相接 的一端齿部及与该第二轮盘相接的一端杆部,该第二送纱杆由该背部往另一侧延出一凸齿 部,该端齿部一边为呈平面,另一边为斜向的一斜面部,该凸齿部其中一边斜向往该斜面部 延伸并交会于一齿凹部,而该凸齿部另一边斜向往该端杆部延伸并交会于一底凹部,该第 二送纱杆的凸齿部与该端齿部往同一侧延伸凸出,该第二送纱杆的凸齿部、该斜面部、该齿 凹部、该凹部及该端杆部处是呈弧接面设置,且该第二送纱杆是以陶瓷所制成的陶瓷波浪 形齿块体,该凸齿部具有一呈弧形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伯霖,未经陈伯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1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圆形针织机的成圈凸轮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机号电脑手套机的沉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