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灭弧熔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31044.4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华;袁明;高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苏源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85/38 | 分类号: | H01H8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回路保护设备,具体是一种电磁灭弧熔 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熔断器种类繁多,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在熔 体熔断时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电弧,有的甚至还会产生较强烈的声 响。
产生的电弧如果存在时间较长就会存在二次危险,导致事故发 生,为此,在最短的时间内灭弧非常重要。
而目前灭弧的方式一般是利用电磁力的作用灭弧,或通过限流实 现电弧的减弱而最快灭弧。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原理灭弧,目前都是单一采用,尚未同时采用, 没有有效的发挥上述两种方式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灭弧熔断器,在限流的同时 快速灭弧,以获取更快的灭弧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灭弧熔断器,包括上 壳体、下壳体、固定在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熔体,其特殊之处在 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的外表面上分别固定一上永磁体和一下永磁 体,且该上永磁体和所述下永磁体相对的极性相反;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半圆形瓷管,彼此通过相对边缘上的凸 块与凹槽配合扣合在一起;
所述熔体的沿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轴向安装,且该熔体的两端 分别与置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端外的导电板连接;
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及熔体均安装在一圆 形陶瓷管中,且该圆形陶瓷管中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上永磁体及 下永磁体外填充有石英砂。
上述熔体为变截银片。
上述熔体沿其轴向开设有多个变截孔。
上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两端均铆接在所述导电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通过石英砂限流的同时,采用电磁 力将产生的电弧迅速推离电弧发生器件处,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灭 弧的效果,缩短了灭弧时间,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灭弧熔断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壳体;2、下壳体;3、熔体;4、上永磁体; 5、下永磁体;6、圆形陶瓷管;7、导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灭弧熔断器结构示意图,其 右半部分剖视展示,可见该电磁灭弧熔断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 固定在该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熔体3,其最大的改进处在于,上 壳体1、下壳体2的外表面上分别固定一上永磁体4和一下永磁体5,且 该上永磁体4和下永磁体5相对的极性相反,从而在将熔体3置于电磁 场中,当发生电弧时,借助上永磁体4和下永磁体5产生的电磁场的力 将电弧推离产生电弧即熔体3的位置处,从而快速灭弧,而为了降低 产生的电弧的能量,利于电磁场力更快速的灭弧,本实施例将壳体1、 下壳体2、上永磁体4、下永磁体5及熔体3均安装在一圆形陶瓷管6中, 且该圆形陶瓷管6中于上壳体1、下壳体2、上永磁体4及下永磁体5外 填充有石英砂,借助石英砂限流,同时,借助圆形陶瓷管6还可以减 弱声响对外界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半圆形瓷管,彼此通过 相对边缘上的凸块与凹槽配合扣合在一起;熔体3的沿上壳体1和下壳 体2的轴向安装,且该熔体3的两端分别与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两 端外的导电板7连接,便于安装通电。
而其中采用的熔体3为变截银片,且沿其轴向开设有多个变截 孔。
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两端均铆接在导电板上,增强安装的稳定 性。
综上,不难看出,此种电磁灭弧熔断器,在通过石英砂限流的同 时,采用电磁力将产生的电弧迅速推离电弧发生器件处,从而最大程 度的提高了灭弧的效果,缩短了灭弧时间,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苏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苏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1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信号采集结构以及自动转换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