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噪式引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30687.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鑫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71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噪式引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风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降噪式引风机。
背景技术
引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引风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引风机的噪音主要来源于引风机上风扇的转动而产生的震动,即高速旋转的空气与引风机内的金属设备相冲撞所,产生的振动,尤其是引风机罩体的震动。
目前,申请号为20152023361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引风机降噪装置,包括进气筒、出气筒、降噪管道,所述降噪管道的入风口与引风机叶片外壳的出气口相连,其出风口与出气筒相连,降噪管道为以出气筒为中央的螺旋形缠绕结构,所述的降噪管道内设置有材质为不锈钢的降噪网,管道壁上设置有材质为聚酯纤维的吸音棉,降噪管道总长度不少于100米,截面直径不少于0.6米,圈数不少于3圈。这种大型引风机降噪装置虽然能够实现降噪,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实际使用,同时也没有解决引风机壳体的震动产生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式引风机,能有效地减少引风机罩体的震动,减少引风机的工作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噪式引风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固定有叶轮,叶轮外侧设有罩体,罩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罩体两侧还设有用于减少罩体震动的加强杆,风扇罩内部还设有连接风扇罩两端面的轴向连接杆,连接杆到扇叶侧面的径向距离与连接杆到罩体内壁的垂直距离相等。
加强杆的设置可以将罩体端面更好地固定,减少罩体端面的震动幅度,当罩体端面发生震动时,加强杆的设置可以将震动引导到机架上,以减少振幅,连接杆的设置可以将罩体两端面连接在一起,增强罩体的整体强度,同时当叶轮叶片转过一处区域时,该区域的气压会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对罩体两端面产生压力,导致发生振动,连接杆的设置可以使罩体两端面的力相互抵消,减少产生振动的机会。连接杆到扇叶侧面的径向距离与连接杆到罩体内壁的距离相等是因为该处的风力最大,扇叶转动时,该处的气压变化量也最大,连接杆设置在该处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横截面为椭圆形,连接杆椭圆形截面长轴的方向与吹到连接杆上的风向平行。
这样设置可以减少连接杆的引风面面积,减少风扇工作时连接杆的受力,同时也减少了由连接杆所引起的震动,同时这样设置还可以减少引风机整体的风阻,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设在罩体端面,进风口上设有引风罩,引风罩截面为圆弧,圆弧开口朝向罩体侧壁。
引风罩弧形开口朝向罩体侧壁而不是罩体轴线,一方面可以增加进风口的面积,以利于进风,引风罩为外凸的,进风时进风阻力较小,同时在罩体内部形成内缩的风道,被叶轮吸入罩体内部并被压缩的空气可在风道内快速输送出引风机,有利于提高引风机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叶轮靠近进风口的端面截面圆弧,圆弧开口朝向罩体侧壁。
叶轮靠近进风口的端面朝向罩体侧壁而不是朝向罩体轴线,可以与引风罩的侧面形成一个加大的圆弧,进一步增大风道的体积和风在风道内流动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扇罩侧面还设有观察窗,观察窗通过扳扣与罩体连接。
观察窗的设置可以方便地观察风扇罩内部的零部件的工作情况,观察窗通过扳扣和罩体连接,开合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有效地减少罩体的震动,降低噪音,同时增大引风机的送风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罩体处的轴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罩体与端面平行方向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罩体;3、叶轮;4、进风口;5、连接杆;6、出风口;7、引风罩;8、加强杆;9、观察窗;1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鑫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鑫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306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控制流量的卸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逆转限位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