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29887.0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4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源;郑凯清;陈扬帆;辛思宇;谢晓东;张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凯源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生态 修复 水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 床。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是目前我国水体污染治理的一种常用装置,其原理是通过设置人 工浮体,并在浮体上栽种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常见的人工浮 床一般制作方法有如下两种:1.通过纤维强化塑料、合成树脂、竹子、木头等 制成框架,框架内部则放置塑料板、发泡聚苯乙烯等材料制造浮体,在浮体内 部挖有空洞,在空洞内部放置种植植物的花盆及填料,从而构成人工浮床的主 体结构,而后,通过水下重物或锚固式将浮床固定或通过绳子将浮床固定在岸 边;2.通过编织或网兜等形式,将天然纤维、秸秆等编制成无框架结构的浮体, 而后在直接在浮体上部种植植物,并将浮体通过绳子或重物固定在水体某处。
从现有浮床的制作技术来看,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1.大部分有框架结构 浮床采用塑料板、发泡聚苯乙烯等制造浮体并在其上放置花盆种植植物的方 式,该方法不仅成本比较高,且大量用到塑料、花盆等非天然材料,生态效果 不好,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老化之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采用该方式 时,植物的生长只能被限制在花盆中,没有充分利用浮床床体的空间;2.对于 无框架结构的浮体,因其没有采用浮力较大的框体作为支撑,因此,存在着容 易破碎、浮力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能 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 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 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包括鼓风机、输气管、上连接绳、悬浮体、架板、挡 边、生态毯、托板、空气分布管、臭氧发生器、臭氧导管、臭氧分配器、臭氧 分流管、臭氧分配器、固定架、下连接绳和尖锥,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 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 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
生态毯包括上网、上纤维层、腐熟植物营养层、连接钢丝网、土层、下纤 维层和安装绳,上网、上纤维层、腐熟植物营养层、连接钢丝网、土层和下纤 维层从上到下依次压制在一起,安装绳连接在连接钢丝网上。
输气管的一端连接在鼓风机上,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分布管相连接。上 连接绳的上端与悬浮体相连接,上连接绳的下端与挡边相连接,挡边固定连接 在架板上端的四周,架板固定连接在托板的顶端。生态毯通过安装绳连接在架 板上,空气分布管固定连接在托板的上表面。下连接绳的上端与托板相连接, 下连接绳的下端与尖锥相连接。臭氧导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臭氧导 管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臭氧分流管的一端连接在臭氧分配器上,臭 氧分流管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的底端, 固定架的下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所 述的安装绳有多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所 述的臭氧分流管和臭氧分配器的数量相等,并且均有多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所 述的架板和空气分布管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 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 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的生态毯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鼓风机1;输气管2;上连接绳3;悬浮体4;架板5;挡边6;生态 毯7;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 7-5;下纤维层7-6;安装绳7-7;托板8;空气分布管9;臭氧发生器10;臭氧 导管11;臭氧分配器12;臭氧分流管13;臭氧分配器14;固定架15;下连接 绳16;尖锥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凯源,未经郑凯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98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遥控推流曝气机
- 下一篇:用于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土壤渗滤系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