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站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29576.4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8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忠;胡志坚;王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仪核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站 工艺 管线 电伴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的主要涉及一种核电站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特殊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设备适用于核电厂硼酸溶液管线以及冷冻水、仪表管等特殊工艺管线的电伴热,以确保管线内硼酸溶液始终处于良好的环境下,维持流体的循环,防止硼酸结晶,从而使特殊工艺管线内流体介质在防止核电站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起到非常重要关键的作用;由于目前国内已建核电站大多为M310等二代或二代+技术,核电站硼酸溶液管线以及冷冻水、仪表管等特殊工艺管线的电伴热大多采用的是由现场温控器进行直接控制,精度和可调性差,而且经常会由于温控器的响应滞后而造成管线内流体介质的结晶危险。使得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控制精度高、调节方便、运行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核电站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站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包括过程控制模块和现场设备模块;所述过程控制模块设有两个,分别为正常回路控制模块和备用回路控制模块;所述两个过程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独立的现场设备模块;所述现场设备模块包括测温装置、测温接线装置、伴热装置、加热装置和配电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连接到测温接线装置上;所述测温接线装置与过程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过程控制模块与配电装置相连接;所述配电装置与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伴热装置相连接;所述测温装置和伴热装置均设置在工艺管线上;所述过程控制模块通过采集现场设备模块中的测温装置给出的信号,经过处理反馈并控制加热装置给对伴热装置进行供电,使伴热装置工作,并通过网络将采集处理后的信息发出。
优选的,所述过程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盘柜;所述控制盘柜内设有PLC控制单元、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
优选的,所述过程控制模块内设有光纤链路模块。
优选的,所述过程控制模块内设有I/O测点和模块插槽;所述I/O测点和模块插槽的备用量为10-15%。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可输出供电回路为12~14个。
优选的,所述过程控制模块、测温接线装置、加热装置和配电装置均由金属板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内设有电加热器和温湿度控制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核电站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过程控制模块通过采集现场设备模块中的测温装置给出的信号,经过处理反馈并控制加热装置对伴热装置进行供电,使伴热装置工作,并通过网络将采集处理后的信息发出,利用过程控制模块对管线内流体介质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了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电站工艺管线电伴热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过程控制模块;2、测温装置;3、测温接线装置;4、伴热装置;5、加热装置;6、配电装置;7、外接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仪核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仪核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9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计算机误操作关机的电源开关键装置
 - 下一篇:智能实验室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