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式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8267.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8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海;俞广海;闻春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646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式助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用于方便残疾人、腿脚受伤的病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其主要是起到助行的作用,即借助于助行器的两侧支架支撑,方便行走,保证了这类腿脚不便的特殊群体使用。现有技术的助行器,两侧框架位置固定,通用性不强,有的使用者身材较为庞大或瘦小,现有技术的助行器不便于其使用;同时,在上下楼梯过程中,由于两侧的框架位置固定,不具有适应性,造成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提高适应性,助力可靠的自适应式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对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助力机构,
所述后支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之间铰接连接,所述上架体位于下架体的上方,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上分别设有绑带,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通过助力机构连接所述前支架;
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弹簧一和弹簧二,所述弹簧一连接在所述上架体和前支架之间,所述弹簧二连接在所述下架体和后支架之间。
所述弹簧一和弹簧二上分别套设有波纹管。
所述前支架的顶部设有撑板。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对框架,框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助力机构,应用中,后支架中的上架体通过绑带连接大腿侧,下架体通过绑带连接小腿侧,前支架通过助力机构连接在后支架的前方,通过助力机构使得前支架移动,不需人工移动前支架,形成对前支架的助力效果;
助力机构包括弹簧一和弹簧二,前支架先固定,上、下架体由于绑至大、小腿上,上、下架体随着腿部动作,相应模拟大、小腿动作,从而使得在行走后,再将前支架抬起,弹簧一、二由于压缩,带动前支架向前移动,形成可靠地助力推动;
在移动过程中,可直接通过在前支架的顶部设置撑板进行支撑提高了在行进过程中的稳定性。
助行器通过前支架、助力机构和后支架的组合式拼装,助力机构可使得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能够错开,使得助行器能够适应上、下楼梯,提高了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方便加工,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三;
图中1是前支架,2是后支架,21是上架体,22是下架体,
3是助力机构,
311是弹簧一,312是弹簧二,313是波纹管,
4是撑板,5是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4所示,包括一对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和助力机构3,
所述后支架2包括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所述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之间铰接连接,两者铰接且分别连接大腿和小腿,便于模拟腿部动作;所述上架体21位于下架体22的上方,所述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上分别设有绑带5,所述上架体21和下架体22通过助力机构连接所述前支架1,提高助力效果,便于前、后支架之间的相对移动,便于操作。
所述助力机构3包括弹簧一311和弹簧二312,所述弹簧一连接在所述上架体和前支架之间,所述弹簧二连接在所述下架体和后支架之间;如图2-4所示,工作中,前支架先下压固定,上、下架体随着腿部的移动,对弹簧一、二产生压缩,最后弹簧带动前支架向前动作,稳定、可靠。
所述弹簧一311和弹簧二312上分别套设有波纹管313;提高美观性。
所述前支架1的顶部设有撑板4;设置撑板,便于直接按住撑板,提供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82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拐杖
- 下一篇:带扶手的下肢屈伸训练站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