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模具及其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7818.6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庄蔚敏;刘西洋;敖文宏;徐纪栓;杨冠男;解东旋;李冰娇;胡哲;张凯希;郭帅;闫雪燕;李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70/34;B29C70/54;B21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模具 及其 铝合金 铆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铆接领域,具体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模具及其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使其在航空、船舶、汽车等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已了广泛的应用。在汽车行业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正在被广泛认可,其从高端车型向中端车型的转化正在迅速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身具有抗撞吸能性好、抗疲劳性好、耐电化学腐蚀等性质帮助其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汽车中板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铆接和粘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中和其它板结的连接通常使用粘结和螺栓连接。铆接是一种新型的轻量化连接技术,其通常应用于同种金属或者异种金属的连接。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自冲铆接技术发展很晚,目前还没有批量的应用于汽车行业中,是因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塑性变形很小,延展性比金属材料相差很多,限制了铆接技术的应用。
现有的自冲铆接工艺流程: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变形破坏的过程中形式过于复杂,很有可能出现“藕断丝连”即树脂基质发生破坏而纤维未断裂,这样会严重降低铆接处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在铆钉完全穿过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会造成碳纤维局部发生破坏,由于纤维的力学性能相互关联,会导致周围出现局部性能下降。
因此,在现有的自冲铆接工艺流程中,需要增加新的工艺方法,保证在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铆接过程中得到质量良好的铆接接头,同时通过改善原有的工艺方法来提高铆接接头的质量,得到性能良好的铆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模具,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完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再次打孔时材料板易发生脆性破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设计开发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模具,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冲铆接过程中需要提供较大冲击力完全穿透碳纤维复合材料板、降低铆接接头质量,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的铆接接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工艺步骤简单、成本低、铆接接头抗拉、抗剪和抗疲劳性能优越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模具,包括:
上凸模,其为长方体式结构件,在所述长方体下表面中心处设置长方体凸台,在凸台中心处设置光孔;
下凹模,其为长方体式结构件,在所述长方体上表面中心处设置长方体凹槽,其能够与所述长方体凸台相配合扣合,所述凹槽的中心处设置光柱,其能够插入到所述光孔中;所述长方体凹槽侧壁中点处设置半圆形通孔。
优选的是,
所述光孔包括圆柱体光孔及圆锥体光孔,其中,靠近所述长方体凸台的光孔为所述圆柱体光孔,远离所述长方体凸台的光孔为所述圆锥体光孔;
所述光柱包括圆柱体光柱及圆锥体光柱,其中,靠近所述长方体凹槽的光柱为所述圆柱体光柱,远离所述长方体凹槽的光柱为所述圆锥体光柱。
优选的是,
所述圆柱体光孔与所述圆锥体光孔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所述圆柱体光柱与所述圆锥体光柱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优选的是,所述圆锥体光孔及所述圆锥体光柱在锥尖处设置为球面。
优选的是,所述上凸模及所述下凹模为铝合金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自冲铆接模具,包括:
铆钉,其用于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铆接;
冲头,其为圆柱状结构件;
凹模主体,其中心位置处设置凹模型腔,所述凹模型腔侧壁为光孔圆柱侧壁,中心处为圆锥体凸台;
所述冲头及所述凹模型腔同心设置,所述铝合金板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同心放置在所述凹模主体上,并且与所述冲头同心设置,所述冲头在运动过程中将所述铆钉张开并带入到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及所述铝合金板共同进入所述凹模型腔中,进而形成机械互锁。
优选的是,所述圆柱状结构件的圆柱底面与柱面之间采用圆角过渡;所述圆锥体凸台顶端采用圆球体过渡,所述凹模型腔侧壁与所述凸台的圆锥面采用圆弧过渡,所述凹模型腔侧壁与所述凹模主体上表面采用圆弧过渡。
优选的是,还包括:压边圈,其用于压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及铝合金板,所述压边圈中心处设置安装所述冲头的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冲头为Cr12MoV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7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四氟乙烯材质旁通管定位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纺布废品的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