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压信号处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7815.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4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创新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92 | 分类号: | H02M1/092;H02M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信号 处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具体是一种电压信号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DC/DC模块电源是电子产品设计中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源,它将一次电源单一的输出电 压进行二次变换,变成各种需要的电压,提供给芯片。由于模块体积小,所以功率密度要 求高,同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可靠性要求高;模块电源一般要求工作温度为-20~55℃,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要求在20万小时以上。
目前很多DC/DC模块电源都通过对输出端电压信号进行反馈处理来进行稳压,很多 DC/DC模块电源的处理方式都是采用运放对输出端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后送处理芯片处理, 这样虽然处理方式简单,但是抗电磁干扰能力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信号处理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压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单向可控硅VS、光耦U2、电容C2 和电阻R2,所述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压采集端Vo和电阻R3,电阻R2另一端连接光耦 U2内发光二极管正极,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1和单向可控硅VS的K 极,单向可控硅VS的A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3另一端, 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VS的G极,所述光耦U2内光敏三极 管集电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3和芯片U1引脚4,光耦U2内 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和电阻R7,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芯 片U1引脚2,电容C2另一端通过电阻R8连接芯片U1引脚1;所述芯片U1为UC384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耦U2采用4N25。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压采集端Vo为反馈电压的信号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压信号处理电路采用单向 可控硅进行电压信号的采集处理控制,配合光耦进行信号隔离控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压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压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 单向可控硅VS、光耦U2、电容C2和电阻R2,所述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压采集端Vo和 电阻R3,电阻R2另一端连接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正极,光耦U2内发光二极管负极分别 连接电容C1和单向可控硅VS的K极,单向可控硅VS的A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 分别连接电阻R5和电阻R3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和单向可控硅 VS的G极,所述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 电容C3和芯片U1引脚4,光耦U2内光敏三极管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和电阻R7, 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引脚2,电容C2另一端通过电阻R8连接芯片 U1引脚1;所述芯片U1为UC3842;所述光耦U2采用4N25;所述电压采集端Vo为反馈电 压的信号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反馈电压信号从Vo获得,R3、 R4为输出电压采样电阻,当Vo电压高于设定值时,VS导通,U2导通,R1上有高电平, 反馈给U1,指示输出过压;相反,如果输出电压低于设定值,则R1上为低电平,指示输 出欠压,U1则可以通过R9上的信号对外部电源电压输出主电路进行占空比调节,从而使 输出电压稳定。
R7、R8和C2为输出电压反馈调节器,将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即R1上的电位按比例 反馈到芯片U1;R6和C3为RC振荡器,通过芯片U1控制外部电源电压输出主电路的工作 频率和最大输出占空比;电容C1增加了单向可控硅VS的控制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创新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创新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7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输出电源
- 下一篇:一种易散热电力变换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