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菌蔬共植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24822.7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9/14;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李凤林 |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菌蔬共植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及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菌蔬共植大棚。
背景技术
蔬菜大棚是作为农业生产的保证措施,而倍受农民青睐,由于多数蔬菜大棚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多方式生产的需求。另外因为现有的简易蔬菜大棚多采用单层塑料薄膜结构,此结构存在保温性能差,遮、透光效果不良,因此对棚内蔬菜生长影响极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用于食用菌生产又能用于蔬菜种植的新型菌蔬共植大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菌蔬共植大棚,包括墙体、顶棚、菌室和蔬菜温室,所述墙体分为后墙、侧墙和隔墙,隔墙将大棚分为菌室和蔬菜温室,所述侧墙北高南低,使两间温室均为北高南低的形状,所述隔墙上设有高、低两个通气孔,高、低通气孔上均设有风机,蔬菜温室内设有与低通气孔相连的换气管,菌室内设有与高通气孔相连的换气管,上述换气管上均布有多个出风口。
所述菌室的墙体上设有多个通风窗,通风窗上设有防虫纱网。
所述蔬菜温室和菌室中均设有二氧化碳浓度探头,所述探头与一个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机,实现自动换气。
所述菌室屋顶后坡处装有有机玻璃立窗,从有机玻璃立窗顶部到菌室后墙安装有机玻璃顶板,有机玻璃立窗底部到菌室前墙的菌室顶棚用棚膜覆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利用两种作物所处生存条件相反,而互补共存,达到降低投入提高产出的目的;换气管使得整个温室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菌蔬共植大棚,包括墙体1、顶棚、菌室3和蔬菜温室2,所述墙体分为后墙、侧墙和隔墙4,隔墙将大棚分为菌室和蔬菜温室,所述侧墙北高南低,使两间温室均为北高南低的形状,所述隔墙5上设有高通气孔5、低通气孔6,高、低通气孔上均设有风机7,蔬菜温室内设有与低通气孔相连的换气管8,菌室内设有与高通气孔相连的换气管,上述换气管上均布有多个出风口。
所述菌室的墙体上设有多个通风窗,通风窗上设有防虫纱网。
所述蔬菜温室2和菌室3中均设有二氧化碳浓度探头,所述探头与一个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机7,实现自动换气。
所述菌室3屋顶后坡处装有有机玻璃立窗9,从有机玻璃立窗顶部到菌室后墙安装有机玻璃顶板10,有机玻璃立窗底部到菌室前墙的菌室顶棚用棚膜覆盖。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在生长过程中,蔬菜因固碳和光合作用而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两者形成互补关系。氧气较轻,位于大棚上部,二氧化碳较重集中在大棚底部。当开启风扇孔后,由于隔墙两侧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不同,因此,食用菌所在空间的二氧化碳会从隔墙底的通气孔向蔬菜所在的大棚内扩散,而蔬菜所在空气的氧气和热量会从隔墙上部的风扇孔向食用菌所在空间进行扩散,从而形成气流的循环,使蔬菜和食用菌分别得到各自所需的气体肥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金三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4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