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泵LNG储罐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21843.3 | 申请日: | 2015-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8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杨国柱;甘鹏;罗军;魏瑛;武佳慧;卢荣;李俊阳;何维良;周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6K1/00;F16K31/44;F17C13/00;B66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lng 储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泵的LNG储罐,属于LNG储存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LNG(LiquefiedNatural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 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LNG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 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而且具有热值大、性 能高等特点。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由于进口LNG有助于能源消费国实现能源供应多 元化、保障能源安全,而出口LNG有助于天然气生产国有效开发天然气资源、增加外汇收入、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因而LNG贸易正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新热点。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 越受到青睐,很多国家都将LNG列为首选燃料,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液化 天然气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近年来全球LNG 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LNG已成为稀缺清洁资源,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为保 证能源供应多元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一些能源消费大国越来越重视LNG的引进,日本、 韩国、美国、欧洲都在大规模兴建LNG接收站。国际大石油公司也纷纷将其新的利润增长点 转向LNG业务,LNG将成为石油之后下一个全球争夺的热门能源商品。中国天然气利用极为 不平衡,天然气在中国能源中的比重很小。从中国的天然气发展形势来看,天然气资源有 限,天然气产量远远小于需求,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保 障经济的能源动力却极度紧缺。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只占到很小的比 例,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引进LNG将对优化中国的能 源结构,有效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重要作用。国内目前无指导LNG储罐设计的相关规范,LNG作为一种沸腾液体大量储存 于绝热储罐中,有着特殊的物理特性,因此储罐的操作和管理都有着一些特殊的地方。这些 物理特性包括LNG的蒸发和翻滚。
现行业中,内置泵式LNG储罐是将LNG潜液泵直接安置于储罐内部,检修更换时需 要将储罐内部介质排空并吹扫干净方可维修或更换,浪费大量资源和检修时间;带井底阀 的LNG储罐井底阀不可拆装,无法更换阀芯及阀座密封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置泵的LNG储罐,将LNG 潜液泵安装于LNG储罐内部,LNG潜液泵可独立维护,检修,不用把储罐内的介质排空。泵井 内置于LNG储罐本体内部,泵井内安装有LNG潜液泵,提泵吊索可将其吊出检修,泵井底部泵 井下螺环装有泵井底阀,当LNG潜液泵被吊起一段距离后,泵井底阀可自动关闭,防止LNG储 罐内的介质沿泵井泄露。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实现LNG潜液泵的快速装配 和使用,有效的保证潜液泵的使用安全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潜液泵的拆装效率,减少LNG储 罐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维护的成本;泵井顶部的吊装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降该LNG 潜液泵,从而控制设于泵井底部的泵井底阀开闭,在密封的条件下实现泵井与LNG储罐本体 的隔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泵的LNG储罐,包括LNG储罐本体和泵井,泵井连接在 LNG储罐本体上并伸入LNG储罐本体内,在泵井内设置有LNG潜液泵,LNG潜液泵上连接出液 软管的一端,出液软管的另一端该连通到泵井外部;在泵井的口部设置有用于吊装并升降 LNG潜液泵的吊装机构和用于密封泵井的泵井法兰盖;在泵井的底部设置有泵井底阀,泵井 底阀包括阀座、阀芯、及弹簧座,弹簧座通过阀芯导柱与阀座固定连接,阀芯套设在阀芯导 柱上并通过弹簧抵于弹簧座上,在阀座与阀芯通过阀座密封件密封,泵井底阀的阀芯在LNG 潜液泵重力作用下推动打开或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1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尾气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小儿厌食、消化不良的中药贴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