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栽培裂褶菌的人工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1121081.7 申请日: 2015-12-31
公开(公告)号: CN205266366U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王誉璇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德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栽培 裂褶菌 人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栽培裂褶菌的人工袋。

背景技术

裂褶菌是一种野生菌。又名西藏灵菇。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因外形如盛开的雪莲而得名。裂褶菌特别是对小儿盗汗、妇科疾病、神经衰弱、头昏耳鸣等有良好的疗效。裂褶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有降低胆固醇、调整血压、防止癌细胞的扩散、有规律的助长肝脏、脾脏及胰脏的生命力,调整身体、消除疲劳的功效。

裂褶菌培养过程中有很多注意事项,如培养裂褶菌的容器不能用金属,全部以玻璃及瓷器品为宜,容器要清洁,不能有湿臭和辣味,不能存放在太冷、太热的地方,因此近年来对裂褶菌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生态培养法,该方法主要包括菌株采集、驯化、筛选、菌包制作、返生态立体栽培。其中在菌包制作的环节中,常将菌包放入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塑料袋中,在返生态立体栽培环节中,需要用小刀将包裹菌包的塑料袋划破,取出菌包放至适应其生长的环境中,待生长完成后,又需要重新使用塑料袋包裹菌包,并对其进行密封,以方便保存。这样就造成了菌包制作、返生态立体栽培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塑料袋多次对菌包进行包裹,导致塑料袋每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方便,减少包装流程,用于栽培裂褶菌的人工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栽培裂褶菌的人工袋,所述人工袋具有圆柱形或长方体形状的内腔,所述人工袋的袋体包括内层,所述内层的开口处设有栓绳;内层外侧套有外层,所述外层沿其腔体形状的表面、侧面设置拉锁,所述拉锁拉开后,外层被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

优选的,所述内层为稻草编织成的渔网形状,所述拴绳的材料为尼龙。

优选的,所述外层的内表面设有可拆卸式的PH试纸袋。

优选的,所述PH试纸袋沿外层的内侧面环形布置。

优选的,所述外层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材料。

优选的,所述外层的拉锁外侧设置带有密封胶条的密封口,外层的侧面设有密封接头。

优选的,所述内层底部设有放置袋,其大小与外层的拉锁拉开、折叠后的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人工袋分为内层、外层,所述内层用于承载菌包,并且不需要拆除,还可以保证菌包在返生态培养的过程中不散落,所述外层在菌包运输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外层内侧设有PH试纸,可事实对菌包进行酸碱度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的菌包,外层拉锁外侧设有密封口,可以使用消毒设备,仅对感染的菌包进行消毒,而不对正常的菌包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外层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2为内层、外层的正视图示意图;

图3为内层、外层的轴测剖视图示意图;

图4为外层的轴测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栽培裂褶菌的人工袋,所述人工袋具有圆柱形或长方体形状的内腔,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封闭形状的腔体,所述人工袋的袋体包括内层10,所述内层10具有放置、承载菌包,并保持其形状的作用,内层10的材料应对裂褶菌无损害,因此选择内层10的材料为稻草,并由稻草编织成的渔网形状来承载菌包,当菌包放置在野外环境中培养时,不需要去掉内层10,即可与环境接触。内层10的开口处设有栓绳11,所述拴绳11的材料为尼龙,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对裂褶菌无影响的弹性材料,如PVC塑料绳,PP塑料绳。

内层10外侧套有外层20,所述外层20的作用是在菌包运输途中,如高温、低温、刮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对菌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选择外层20的材料为透明塑料材料,可以是PP塑料袋,也可以是PE塑料袋,也可以是OPP塑料袋。同时由于菌包对环境中的酸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外层20的内表面设有可拆卸式的PH试纸袋22,所述PH试纸袋22沿外层20的内侧面环形布置,这样当PH试纸袋22内装有PH试纸时,可对菌包四周进行有效监测。为了方便人工袋多次重复使用,外层20沿其腔体形状的表面、侧面设置拉锁21,所述拉锁21拉开后,外层20被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这样可方便的拉开拉锁21,将菌包放入外层20中进行运输,运输完毕后,将外层20折叠后存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德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德行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1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