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气水渣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20868.1 | 申请日: | 2015-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冬;周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33/35 | 分类号: | B01D33/35;E21F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气水渣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气水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2014年全国煤炭总产量达38.7亿吨,约占世界煤炭开采总量的50%,即使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仍在62%左右,其作为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的主题能源地位难以改变。但我国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复杂,煤层具有微观孔隙发育、非均质性、高吸附性、低透气性等特征,伴随煤矿开采深度的持续增加,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地应力明显增大,随之而来的则是以煤与瓦斯突出为代表的瓦斯灾害防治难度日益增加。保护层开采已被广泛证明是煤层群条件下的单一低透突出煤层瓦斯高效抽采仍是世界性难题,依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此类煤层只能依靠井下钻孔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
在打钻过程中,煤层会排出大量的瓦斯、水、钻渣,造成巷道局部积水和淤煤,占用巷道大量空间,致使作业者无法通过,而且排除的大量瓦斯会造成巷道局部瓦斯含量超限,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和现场工程人员
研发了一些气煤分离装置,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其中的水渣分离组件常采用网孔板或金属过滤网,将瓦斯、水和钻渣混合物直接输入到金属网,然后经过过滤将气、水和渣分离开来,由于水和渣在通过金属过滤网时,会出现煤粉颗粒把金属网孔堵塞,不能有效的将煤水快速分离;同时气水渣在输入到金属过滤网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金属过滤网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减缓了金属过滤网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效果高、使用寿命长的井下气水渣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井下气水渣分离装置,包括收集器箱体、动力驱动机构、二级过滤机构和振动筛网机构;收集器箱体为一相对密闭空间,收集器箱体顶部右侧设有气水渣混合物入口,收集器箱体顶部左侧设有抽气口,收集器箱体右下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煤渣出口和煤泥出口,收集器箱体左下底部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位于煤泥出口上方。
振动筛网机构位于收集器箱体内上部,振动筛网机构包括第一不锈钢板和外型呈长方体结构的金属钢骨架;金属钢骨架左侧和右侧均通过刚性弹簧连接有三角骨架缓冲板,左侧和右侧的刚性弹簧沿前后方向均设有一排,两个三角骨架缓冲板分别固定在收集器箱体上部内壁的左侧和右侧且左侧的三角骨架缓冲板位于右侧的三角骨架缓冲板下方;金属钢骨架底部设有外型呈长方形的第一金属滤网,第一金属滤网右侧边沿紧邻金属钢骨架底面右侧边沿,第一金属滤网前侧边沿长度小于金属钢骨架底面前侧边沿,第一金属滤网上设有位于气水渣混合物入口正下方的第一橡胶缓冲板;第一不锈钢板位于第一金属滤网下方且第一不锈钢板与第一金属滤网平行设置,第一不锈钢板的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均固定在收集器箱体内壁上,第一不锈钢板的左侧边沿位于第一金属滤网左侧边沿的右侧;金属钢骨架底部左侧和右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滚轮均滚动连接在第一不锈钢板上表面;第一不锈钢板左侧边沿设有阻水挡板,第一不锈钢板上设有紧邻阻水挡板的通孔。
动力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振动拉杆,驱动电机设置在收集器箱体内部,驱动电机主轴键连接有驱动盘,金属钢骨架上设有固定座,振动拉杆一端铰接在固定座上,振动拉杆另一端铰接在驱动盘的偏心处。
二级过滤机构包括第二金属滤网和两个阻煤挡板,第二金属滤网的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均固定在收集器箱体内壁上,第二金属滤网沿左右方向倾斜设置在第一不锈钢板下方且第二金属滤网的左侧边沿高于右侧边沿,第二金属滤网的右侧边沿紧邻煤渣出口下边沿;第二金属滤网左侧上表面设有第二橡胶缓冲板;两个阻煤挡板位于第一金属滤网与第二金属滤网之间,两个阻煤挡板前侧边沿和后侧边沿均固定在收集器箱体内壁上,两个阻煤挡板与收集器箱体内壁之间形成上大下小且上下通透的锥形下料筒,锥形下料筒的上端口紧邻第一金属滤网左侧边沿且位于第一金属滤网左侧边沿的正下方,锥形下料筒的下端口紧邻第二金属滤网且位于第二橡胶缓冲板的正上方。
金属钢骨架底部设有位于通孔右侧的毛刷板,毛刷板设有毛刷,毛刷与第一不锈钢板上表面接触。
抽气口处设有气压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20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