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9630.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0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杰;李建;郑自明;于万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6 | 分类号: | F02B63/06;F02B61/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汽油 垃圾车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垃圾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汽油垃圾车的专用装置以液压系统作为动力源,液压泵需要从底盘发动机取力,目前有三种取力方式,一是变速箱取力,这种方式弊端微型车变速箱的结构特性使得从变速箱直接取力难度大,成本高;二是采用动力单元模式,这种方式的弊端是动力弱,底盘电瓶寿命短;三是皮带取力方式,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发动机自带的空调支架只有一个安装位置,如果安装液压取力装置就无法安装空调压缩机;皮带取力方式因为其简单可靠的特点被普遍采用,但如何实现液压取力装置和空调压缩机的同时兼容安装就成为此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该液压取力装置不但可以实现液压取力装置的安装,还可实现原厂空调压缩机的安装,实现了两种装置的完美兼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液压泵吊架、液压泵和电磁离合器,所述固定支架具有发动机安装位、底盘发电机安装位、液压泵安装位和空调压缩机安装位,固定支架通过发动机安装位固定在发动机上,液压泵吊架安装在固定支架的液压泵安装位上,液压泵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泵吊架下部,所述电磁离合器通过传动组件安装在液压泵上,电磁离合器和发动机的曲轴带轮之间通过取力器皮带连接,空调压缩机安装在固定支架的空调压缩机安装位上,且电磁离合器和空调压缩机的皮带轮之间通过空调皮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支架和液压泵吊架之间上还固定有用于张紧取力器皮带的张紧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含电磁离合器座、电磁离合器轴、轴承和半圆键,电磁离合器吸合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液压泵工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取力装置,在原车空调支架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铸造出全新的固定支架,该支架保留了原车空调支架中的发动机安装位置、发电机安装位置和空调安装位置,增加了液压泵吊架安装位置,液压泵吊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电磁离合器通过传动组件安装在液压泵上,液压泵通过自身螺栓安装到液压泵吊架上,电磁离合器和发动机的曲轴带轮之间通过取力器皮带连接,该液压取力装置不但可以实现液压取力装置的安装,还可实现原厂空调压缩机的安装,实现了两种装置的完美兼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取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取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b;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取力装置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取力装置中液压泵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固定支架,2、液压泵吊架,3、液压泵,4、电磁离合器,5、发动机,6、传动组件,7、取力器皮带,8、空调压缩机,9、空调皮带,10、张紧支板,11、底盘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微型汽油垃圾车的液压取力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液压泵吊架2、液压泵3和电磁离合器4,所述固定支架1具有发动机安装位、底盘发电机安装位、液压泵安装位和空调压缩机安装位,底盘发电机安装位用于安装底盘发电机11,固定支架1通过发动机安装位固定在发动机5上,液压泵吊架2安装在固定支架1的液压泵安装位上,液压泵吊架2的液压泵安装位置有两种安装孔槽,可通过液压泵3自身的螺栓将液压泵3固定在液压泵吊架上。液压泵3通过螺栓安装在液压泵吊架2下部,所述电磁离合器4通过传动组件6安装在液压泵3上,传动组件6包含电磁离合器座、电磁离合器轴、轴承和半圆键,电磁离合器4吸合时通过传动组件6带动液压泵3工作。电磁离合器4和发动机5的曲轴带轮之间通过取力器皮带7连接,固定支架1和液压泵吊架2之间上还固定有用于张紧取力器皮带7的张紧支板10。空调压缩机8安装在固定支架1的空调压缩机安装位上,且电磁离合器4和空调压缩机8的皮带轮之间通过空调皮带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9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碳罐通气软管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自动补油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