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9045.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4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潘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李灵锋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力 障碍 同向 体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教具,具体为一种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
背景技术
视野就是当眼睛向正前方注视一个固定的物体时,同时还可看到该物体周围一定空间内的其它物体,所能看到的这种空间范围叫做视野。双颞侧偏盲是指当肿瘤压迫所致两侧神经传导至鼻侧视网膜视觉的纤维受累时,不能接受双侧光刺激而出现双颞侧偏盲。同向偏盲:是指当视束或外侧膝状体以后通路的损害,可产生一侧鼻侧与另一侧颞侧视野缺损,称为同向偏盲,常发生于患者罹患有颞叶肿瘤时。医学院校的学生都会在教学中学到这一知识,但是由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常常把双颞侧偏盲与同向偏盲相混淆。如果能有一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能让医学学生对比着学习,把这两个不同的偏盲的症状区分开,将让他们获得一个真实体验,掌握同向偏盲和双颞侧偏盲的不同,将是非常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包括左框架、右框架、左镜片、右镜片、左眼罩、右眼罩、鼻架、框架连接带和头带,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鼻架,左镜片和右镜片与左眼罩和右眼罩均设置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左框架与右框架的近端通过框架连接带相连,左框架与右框架的远端通过头带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和右镜片都分为两个区域,左镜片的鼻侧和右镜片的颞侧为不透光区域,作为视野受损后看不到的视野;左镜片的颞侧和右镜片的鼻侧为透光区域,代表视野受损后还残存的视野;所述左眼罩和右眼罩均不透光;所述左眼罩和右眼罩靠近使用者脸部一侧均设置弹性缓冲圈,弹性缓冲圈为可拆卸结构。
所述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上设置有便于头带长度调节的日字扣。
所述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插接镜片的插槽,左镜片和右镜片分别插接设置在左框架和右框架的插槽内。
所述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和右镜片均为塑料材质。
所述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眼罩和右眼罩上均设置有一圈凹槽,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嵌接凹槽的凸筋,左眼罩和右眼罩通过凹槽与凸筋的配合安装在左框架和右框架上。
所述的视力障碍同向偏盲体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与右框架的近端侧均设置有框架连接带安装槽,框架连接带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齿带,框架连接带的限位齿带卡接限位在框架连接带安装槽内。
该体验器有效的解决了临床医学及护理教学的一个难点。以往教学中由于双颞侧偏盲与同向偏盲症状类似,学校中缺乏这一类型的视力障碍体验的教具,学生不能亲身体验到病人的症状,因此影响了教学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同向偏盲体验器,可以让学生获得同向偏盲的真实体验,掌握同向偏盲和双颞侧偏盲的不同,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并能促进学生认识同向偏盲患者的痛苦,提高学生对病人的关爱之情,提升学生人文关怀的理念。该体验器可广泛的应用于医学院校眼科教学及老年护理教学中。中国医学院校众多,应用于医学教学中,将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并能辐射到临床,造福于广大的病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框架,2-右框架,3-左镜片,4-右镜片,5-左眼罩,6-右眼罩,7-弹性缓冲圈,8-框架连接带,9-头带,10-日字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同向偏盲是利用两片镜片一侧鼻侧(内侧)与一侧颞侧(外侧)视野的缺失,两个镜片中右镜片的颞侧(外侧)、左镜片的鼻侧(内侧)是黑色,不透光,体验者佩戴体验器以后不透光部分的视野就会缺失,代表着同向偏盲(一侧颞侧,一侧鼻侧)视野受损,右镜片的鼻侧(内侧)、左镜片的颞侧(外侧)是透光的,体验者佩戴该体验器以后只能看到透光部分所能看到的视野,代表同向偏盲残存的视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王飞;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9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英语教学用室外教学板
- 下一篇:一种智能照明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