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仪表指针和具有该仪表指针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8709.8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赖英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仪表 指针 具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仪表指针和具有该仪表指 针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驾驶者对车辆上配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车辆仪表。现 有的一种车辆仪表指针结构,所述指针结构包含指针帽、指针体、指针导光柱和指针底盖; 指针导光柱与指针针体分离,指针导光柱有一反光面;所述指针导光柱位于指针体的下面。
发明人发现,这种形式的指针结构复杂,且装配部件较多,装配困难,对装配精度 要求较高,且模具制作成本高。另外,该指针结构由于其的结构限制,必须使用至少3颗LED 灯才能将指针整体点亮,使得其的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 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仪表指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仪表指针,所述指针包括 指针盖,以及和指针盖固定连接的指针导光体,所述指针导光体包括指针本体和与所述指 针本体一体成型的导光柱,所述指针本体包括嵌在所述指针本体内的开口,所述开口具有 第一导光面和与所述第一导光面连接的第二导光面,所述第一导光面与水平面的水平夹角 和第二导光面与所述水平面的水平夹角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仪表指针,所述指针导光体具有两个导光面,仅需要一 个LED灯的光线径导光柱进入指针本体,并在第一导光面和第二导光面发生反射,将光线分 成两份,从而实现整个指针面的点亮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另外模具制作成本低且装配简 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 仪表指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所述指针导光体具有两个导光面,仅需要一个LED灯的 光线径导光柱进入指针本体,并在第一导光面和第二导光面发生反射,将光线分成两份,从 而实现整个指针面的点亮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另外模具制作成本低且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仪表指针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针导光体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指针导光体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仪表指针和车辆。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仪表指针,所述指针包括指针盖1,以及和 指针盖1固定连接的指针导光体2,还包括设置在指针导光体2两侧的配重块3,以及设置在 所述指针盖1中的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用于限制所述指针导光体2的位置。
如图3-5所示,所述指针导光体2包括具有指针面24的指针本体21和与所述指针本 体21一体成型的导光柱22,所述配重块3装配在所述指针盖1中,用于平衡指针,使指针本 体21的重心位于导光柱22的轴心上。所述指针本体21包括嵌在所述指针本体内的开口23, 所述开口23具有第一导光面231和与所述第一导光面231连接的第二导光面232,所述第一 导光面231与水平面的水平夹角b和第二导光面与所述水平面的水平夹角c相同。具体的,所 述水平夹角为43°~48°,优选的,所述水平夹角为45°。所述开口23的形状类似三棱柱,第一 导光面231和第二导光面232为所述三棱柱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导光面231与水平面的水平 夹角b和第二导光面232与所述水平面的水平夹角c相同,那么所述开口23的横截面为等腰 三角形。
也就是说,所述指针导光体2具有两个导光面,当光线径导光柱22进入指针本体 21,并在第一导光面231和第二导光面232发生反射,从而将光线分成两份,从而实现整个指 针面24的点亮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87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