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增强环的填料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6047.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学;孟祥铠;彭旭东;励行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28 | 分类号: | F16J15/28;F16J1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幸祥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增强 填料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增强环的填料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填料密封也称为盘根(packing)密封、压盖填料(gland packing)密封。其密封结构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安装维护方便、 价格低廉,因而被广泛用于离心泵、真空泵、搅拌机、反应釜和船舶 螺旋桨等转轴密封,柱塞泵、往复式压缩机、制冷剂的往复运动轴密 封,以及各种阀门阀杆的旋动密封等。
填料是一种可压缩性密封材料,填料密封是将填料装于填料函 内,通过压盖将填料压实过程中沿径向胀开后贴紧轴表面来阻止介质 外漏达到密封效果的。因此,轴表面的接触应力大小及分布是决定压 缩填料密封性能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轴表面摩擦力和微观缺陷的存 在,其与填料只能是部分贴合、部分不接触,类似迷宫。当带压介质 通过轴表面时,介质被多次节流,凭借“迷宫效应”而达到密封。同 时,填料与轴表面的贴合、摩擦,类似于滑动轴承,在低应力区或未 接触部分可以保持较厚的油膜,使其有少量液体进行润滑,从而保证 一定的密封寿命,即所谓的“轴承效应”。因此,良好的填料密封是 迷宫密封和轴承效应的综合体。
另一方面,由于轴表面摩擦力的存在,致使压紧力沿轴向逐渐减 小,因此产生的径向压紧力由外端(压盖一侧)向内端呈下降趋势且 内侧填料的压实程度远不如外侧。当盘根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填料 沿径向的变形与整体结构基本相似,极易引起密封不实造成泄漏,为 此亟待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增强环的填料密封 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增强环的填料密封结构,轴杆穿过填料壳,填料壳与轴 之间的环状间隙构成填料函,所述填料函内填充有防止流体从封液区 向大气区域泄漏的组合填料,且填料函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向下压紧组 合填料的压盖,所述组合填料包括沿轴向设置在填料函中间的石墨层 和设置在石墨层上下两面的盘根层;
所述石墨层包括若干层石墨环和设置在相邻石墨环之间的刚性 增强环,石墨环和增强环紧密贴合,所述增强环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上下两石墨环的形状与增强环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盘根层由因科镍金属丝编制而成。
进一步,所述增强环由耐腐蚀性材料制成。
再进一步,安放有增强环的石墨环上设有V形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增强环可视为不可压缩的刚性体,V形安装槽附近的石墨环 会优先沿径向胀开,优化了增强环和石墨环结合面的受力分布情况, 在提高局部径向接触应力的同时,增强了组合填料由外端向内端传递 预紧压力的能力,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填料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V形石墨环组合填料和平口石墨环组合填料 的泄漏率与轴杆往复运动的循环次数的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V形石墨环组合填料和平口石墨环组合填料 的轴杆表面摩擦力与轴杆往复运动的循环次数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一种内置增强环的填料密封结构,轴杆穿过填料壳, 填料壳与轴之间的环状间隙构成填料函,所述填料函内填充有防止流 体从封液区向大气区域泄漏的组合填料,且填料函的上端开口处设有 向下压紧组合填料的压盖,所述组合填料包括沿轴向设置在填料函中 间的石墨层2和设置在石墨层上下两面的盘根层1;
所述石墨层2包括若干层石墨环21和设置在相邻石墨环21之间 的刚性增强环22,石墨环21和增强环22紧密贴合,所述增强环22 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上下两石墨环21的形状与增强环22的形状相配 合。
所述盘根层1由因科镍金属丝编制而成。
所述增强环22由耐腐蚀性材料制成。
安放有增强环22的石墨环上设有V形安装槽。
增强环22由惰性好、耐蚀性强的刚性材料制成,可以减缓增强 环22与石墨环22发生电化学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6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