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用的引导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5876.7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膜 透析 置管术 中用 引导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引导腹膜透 析导管放置到位的器械。
背景技术
成功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置管术和术后无相关并发症不仅是 延长腹膜透析管使用寿命的关键,也是保证腹膜透析充分及顺利进行的前提。腹膜透析置 管术主要术式有经皮置入、腹腔镜置入和外科手术置入法。经皮法一般用于急性腹膜透析 导管置入,但由于盲插,损伤腹腔脏器的风险较大,且导管位置不易控制,故不益常用。腹腔 镜技术直观、准确,并且损伤小,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门培训的人员,目前在我国不易广 泛普及。因此,外科手术置入法是目前我国最常用的腹膜透析置管术。但传统的腹膜透析置 管术常常由于手术切口和视野的限制,难以确切定位PD管的位置以及不能准确判断PD管是 否置入到位,故置管失败率高达10%~22%。导管移位是腹膜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腹 膜透析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导致患者终止PD治疗。腹腔肠管的蠕动在PD管移位中起重要作 用,经腹前壁送入PD管,导管位于肠管上,肠管蠕动,从而导致腹透管移位。我们设计通过改 良的腹膜透析置管的手术方式,扩大手术视野,减少肠管蠕动对腹膜透析导管的影响,从而 减少导管移位,进一步降低重新置管率。因此我们将“腹膜透析置管引导器”应用到了腹膜 透析置管术中。术中经“腹膜透析置管引导器”将肠管扒向右侧再将PD管放入腹腔,取出“腹 膜透析置管引导器”后肠管自然覆盖在PD管上,起到固定PD管的作用,同时也克服了由于常 规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视野受限导管不能送入到位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提高 腹膜透析置管成功率的一种导引器械,术中用它拨开肠管后再沿此器械放置腹膜透析管, 腹膜透析管易放置到位,置管成功率高,术中损伤肠管风险降低,同时,也因此手术方法使 肠管覆盖在腹膜透析管上,起到固定腹膜透析管的作用,也因此降低腹膜透析管的移位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用的引导器械包括一根 中空的弧形管,弧形管中空内设有传导杆,弧形管前端绞接扇叶,扇叶通过细杆与传导杆前 端连接;
所述传导杆内部中空、二端连通,腹膜透析导管能从传导杆一端穿、从另一端穿 出。
进一步讲,弧形管的弧度为1350。
进一步讲,弧形管后端设有旋转盖,传导杆后端设有螺纹,传导杆的螺纹与旋转盖 螺纹连接,旋转旋转盖能驱动传导杆在弧形管中移动。
优选的,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用的引导器械包括一根中空的弧形管,弧形管中 空内设有钢丝导线,弧形管前端绞接扇叶,扇叶通过细杆与钢丝导线前端连接;
腹膜透析导管能从弧形管内壁与钢丝导线之间的间隙穿过。
采用上述结构,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该“引导器械”,腹膜透析导管易放置到 位,置管成功率高,术中损伤肠管风险降低,同时,也因此手术方法使肠管覆盖在腹膜透析 管上,起到固定腹膜透析管的作用,也因此降低腹膜透析管的移位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断面视图。
图3为图1中P点放大示意图。
图4为另一优选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弧形管1、传导杆2、扇叶3、细杆4、腹膜透析导5、旋转盖6、钢丝导线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用的引导器械包括一根中空的弧形管1,弧形管 1中空内设有传导杆2,如图3所示弧形管1前端绞接扇叶3,扇叶3通过细杆4与传导杆2前端 连接,传导杆2向弧形管1前端移动,驱使扇叶3向外张开,传导杆2向弧形管1前端移动,驱使 扇叶3收缩,优选的,弧形管的弧度为1350,,与陈香美主编的《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中置 管方法第七步中推荐的腹膜透析导管腹内段弯曲弧度一致,便于“内含导丝的腹膜透析导 管”沿本实用新型送入腹腔。弧形管1为弧形可减少操作时该“引导器械”腹腔外部分移动 的幅度。
传导杆2内部中空、二端连通,腹膜透析导5管能从传导杆2一端穿、从另一端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未经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5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