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溢流管的集中润滑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5741.0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0 | 分类号: | F16N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集中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中润滑泵,尤其涉及一种 润滑泵油箱溢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润滑技术中,集中润滑系统大多由润滑泵、管路、分 配器组成。工作中,随着润滑泵定时运行向管路和分配器供油,润滑泵油箱里 的油脂容量会逐渐减小,当油脂将要用完时,需要通过加油机向油箱内添加油 脂,因为油箱四周密封,在润滑泵向外供油和向油箱添加油脂时,油箱内部的 空气空间要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油箱顶部设置一个用于平衡内外气压的连 通管,通常叫通气管,同时具有加满油脂后的溢流作用。
现有技术中,专利201020300265.0公开了一种防水通气管都是一段弯 曲成倒置U形的细管结构,一端朝下开口于油箱,另一端朝下开口泵上盖的内 部,目的是为了防水和防尘。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向油箱添加满油脂后,通过这 种通气管溢流,油脂溢流到泵上盖内部,又很难发觉,带来的后果是污染和损 坏电机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进上述结构弊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可靠的润滑泵油箱溢流管,既能实现油箱内外气压平衡的通气功能, 又能在发生溢流时,能观察到,立即停止添加油脂,避免污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集中润滑泵包含油箱4、油箱盖2、上壳 体1、电机6和齿轮泵5等组成,油箱盖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 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内部和油箱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快插接头7和油箱 盖2通过螺纹联接,溢流管8插接在直角快插接头7的下端,溢流管8开口竖 直向下。当集中润滑泵通过加油接头向油箱内添加油脂时,油箱内空气通过溢 流管8排出,当集中润滑泵向外供脂时,油箱4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通过溢 流管8进入油箱,平衡油箱内外部气压。当油箱4内加满油脂后油脂很快通过 溢流管流出,能很快被加油人员发现,及时停止加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达到如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有效地解决了集中润滑泵溢流和通气的功 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带溢流管的集中润滑泵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油箱盖,3、加油接头,4、油箱,5、齿轮泵,6、电机, 7、直角快插接头,8、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所示, 集中润滑泵集中润滑泵包含油箱4、油箱盖2、上壳体1、电机6和齿轮泵5等 组成,油箱盖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加油接头3和溢流管8内 部和油箱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直角快插接头7和油箱盖2通过螺纹联接, 溢流管8插接在直角快插接头下端,溢流管8开口方向竖直向下。油箱盖2在 油箱4上方密封连接,形成油腔空间,内有齿轮泵。上壳体1倒扣在在油箱盖2 上方,和油箱盖4密封连接,形成防尘空间,保护着电机6。油箱内部气压变化 通过溢流管8进行内外平衡,当油箱4内加满油脂后油脂很快通过溢流管流出, 能很快被加油人员发现,及时停止加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凯绅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5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自动注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天候移动式稀油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