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15292.X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侯杰;文明;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组一般采用环氧板在电池组周边隔绝铁箱并挤压电池组达到固 定目的,但是该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插入环氧板必然需要存在间隙,当 该电池组是应用于汽车上时,这些间隙在汽车运行时必然会被挤出空间,导致 电池组整体在箱内缺乏固定、自由滑动、震动撞击箱体及摩擦环氧板本身,继 而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即使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丝杠螺丝挤压锁固等 方式来固定电池组,但其设计本身仍然存在缺陷:当汽车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震 动,螺丝或者丝杠都会自然旋转导致松动,固定效果得不到保证,而且,锁固 时压力过大存在应力问题,这些都可能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牢固、不易损坏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组,包括箱体、收容于箱体中 的若干电芯组以及缓冲件,所述每一电芯组由若干电芯串联和/或并联形成,所 述缓冲件包括若干缓冲板以及若干缓冲部,所述缓冲板抵持箱体内壁的套设于 单组电芯组的两端部,所述缓冲部间隔套设于单组电芯组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表面形成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尺寸与所述电芯组 端部对应,并套设所述电芯组的端部于收容槽内。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侧面以及与所述收容槽相背的表面上间隔设置若干 具有弹性的凸筋。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沿装入箱体的方向,上厚下薄。
优选的,所述每一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若干电路板以及二端子,所述若 干电芯通过电路板串联和/或并联形成电芯单元,电芯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电 路板以及一端子形成所述电芯组,所述电芯单元两端的电路板卡持于所述缓冲 板的收容槽内。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对应每一电芯组设置二接线柱,所述缓冲板于收容槽 底部贯穿设置一让位孔,所述电芯组上的端子通过所述让位孔伸出而连接至所 述箱体中的接线柱。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内表面对应所述电芯组中部的电路板设置卡槽,所述 卡槽卡持所述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呈梯形,沿装入箱体的方向上大下小,所述箱体内壁 对应为上小下大的梯形截面。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固定相抵接的电芯。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为套设于电芯组上的环状体,或者为相对卡持于电芯 组两侧的一对框体,所述缓冲部外表面间隔设置若干具有弹性的凸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将电芯组与箱体接触的地 方都通过缓冲件包裹,以此来达到固定电芯组、并满足电芯组与箱体之间的绝 缘和缓冲防撞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组中不包括箱体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组中缓冲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缓冲板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中的缓冲件装设于电路板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池组中缓冲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池组100作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电池组100,包括箱体10、若干电芯组30以及缓冲件50,所述每 一电芯组30由若干电芯31串联和/或并联形成,所述缓冲件50包括若干缓冲板51 以及若干缓冲部53,所述缓冲板51抵持箱体10内壁的套设于单组电芯组30的两 端部,所述缓冲部53间隔套设于单组电芯组30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100, 其中的电芯30装设于箱体10中时,通过缓冲板51具有一定缓冲的固定于箱体10 中,同时通过缓冲件53对电芯组30的中部进行固定并缓冲,使得电芯组30与箱 体10接触的地方都被缓冲件50包裹,以此来达到固定电芯组30、并满足电芯组 30与箱体10之间的绝缘和缓冲防撞的目的。
请一并参阅图3、图4,进一步的,该缓冲板51的一表面形成一收容槽511, 该收容槽511的尺寸与所述电芯组30端部的尺寸对应,可套设该电芯组30的端部 于该收容槽511内,从而将该缓冲板51装设于电芯组3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5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组串联板
 - 下一篇:一种液体换热电池模块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