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天窗面板调整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4952.2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1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万汉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天窗 面板 调整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天窗面板调整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已广泛应用于市场上的各种车型,不仅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快速消除雾气,还可以快速降温节约能耗,如今国内市场上,更是一种档次的象征。但随之而来,广大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汽车天窗与车顶钣金间有效且持久的密封效果。
目前,各厂商都是采用天窗密封胶条与钣金的干涉配合来保证密封,但天窗面板本身属于活动机构,在安装时,如何保证汽车天窗面板与车顶钣金间的合理段差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个别较先进的车企生产线采用机器人作业,成本较高,大部分车企普遍采用各式夹具来辅助安装,但这种方式也带来了装配工序的增加,和装配时间的延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天窗面板调整夹具,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单手操作,从而可以达到省时、省力,提升效率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天窗面板调整夹具,包括圆柱状手持部,手持部下方有塞片,所述塞片与手持部的平面垂直,所述塞片将平面分成左端面和右端面,左端面到塞片端面的距离小于右端面到塞片端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与塞片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夹具采用硬质非金属材料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夹具采用尼龙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塞片端面为V字形、倒梯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的表面有S型滚花。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单手操作,从而可以达到省时、省力,提升效率的效果。生产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夹具,在避开大成本采购机器人的同时,也避开了复杂夹具的采购及维护;避免了共线生产时,不同车型对应不同安装夹具的需求;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避免了操作人员长期大力操作;单手操作,方便安装取下,更节省了常规夹具拿取和归置的时间;不需要人力之外的驱动,省去了常规夹具能源的消耗;采用非金属等硬性材料,也避免了对人体和车体的刮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持部,2塞片,3左端面,4右端面,5塞片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简易天窗面板调整夹具,包括圆柱状手持部1,手持部1下方有塞2片,所述塞片2与手持部1的平面垂直,所述塞片2将平面分成左端面3和右端面4,左端面3到塞片端面5的距离小于右端面4到塞片端面5的距离。
手持部1的高度适合手持即可,实际使用过程中,左端面3贴天窗面板面,右端面4贴车顶钣金面,塞片2的厚度根据实际车型进行调整,由于天窗本体较为沉重,对大多没有助力手的车企,普遍采用两人配合式装配。在天窗本体固定到车体之后,车外人员将简易夹具置于后端,前端用手保持天窗面板与车顶钣金基本平齐,车内人员将天窗面板向上顶起,同时持工具进行天窗面板的固定,以此完成天窗面板与车顶钣金间的段差调整。
优选的,所述手持部1与塞片2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得;采用此结构,生产方便,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调整夹具采用硬质非金属材料制得;采用非金属等硬性材料,也避免了对人体和车体的刮伤风险;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尼龙,采用此结构,材料轻,质地硬,成本低,不会对天窗或车顶造成伤害。
优选的,所述塞片端面5为V字形、倒梯形中的一种;采用此结构,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手持部1的表面有S型滚花;采用此结构,一方面外形美观,另一方面,手持方便,不会滑落,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4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