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4548.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承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幻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负载 通信 装置 移动 有线 留空 多旋翼 无人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基站、微波通信部署大部分都是采用在电杆杆塔上负载通信设备来完成的,但是应灾能力不足,一旦发生强风、强雨等灾害产生后,使得杆塔等负载物受损以后再次搭建则需要花费时间。而传统应急通信预案一般是采用卫星通信、微波通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这些天线和装置部署起来,然而在面对大灾害的时刻,找寻一个好的地方将杆塔立起来都是比较花费时间的问题,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一种可以快速移动、长期留空、支持有线供电的飞行器平台,创新采用有线飞行器来负载通信装置,从而达到在应急情况下快速部署、长时间留空通信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该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该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主机体;主机体的侧端面通过桨叶支架与设置在所述桨叶支架下方的多旋翼桨叶相连接,主机体底部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底部连接有电源线和通信线路,电源线和通信线路外部套设有长导管。
该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具有的优点如下:
(1)本技术方案利用了无人飞行器机的高机动性,达到了快速部署通讯应用(支持点对点微波通信、卫星通信、WIFI等)的目标,并采用有线供电的方式保障了长时间留空的可能。此种装置作为应灾的应急通信方式,比起应急通信车和建立杆塔的方式,其成本更小、更快捷,适合在应用于小范围应急的快速部署使用。
(2)本技术方案可以作为应急通信的有效产品,可以在灾害来临后或者业务作业有应急需求时,通过快速部署自建一条通信链路。
(3)普通多旋翼飞行器主要靠电池供电,留空时间很短,作为通信提供者实用性不强,本技术方案采用地面有线供电的方式,可以使得负载通信装置的飞行器长时间留空,解决了普通飞行器航时短的问题。而且本发明采用有线供电电源适用范围广泛,无论是带一个充电电池或者油机都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为实现长时间提供通信服务成为可能;并且,该飞行器采用顶部转台放置通信天线的方式,不但可以最大化地减少通信设备的干扰,还支持在空中自转找寻信号。
(4)本技术方案结构的大小可以根据负载不同通信装置重量来决定的,随着现有高级通讯装置的逐步小型轻型化,本发明的多飞行器平台也可以做的很小,采用一个人手持的方式就可以快速使用,成为轻便可携带的移动应用通信装置,对于应急通信领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5)本技术方案可以将负载通信装置(基站、微波天线、无线网桥等)快速移动爬升至空中,且长时间留空,提供通信链路。比起传统的架线杆塔方法,采用飞行器替代杆塔应急对于在山区或者其他有遮挡的情况下打通通信链路,有实际有效的作用;第一,飞行器轻便好携带,第二,随时移动可以调整高度,再加上飞控程序可以快速自适应调整通信,第三,采用有线电源供电,无论是锂电池、油动发电机等电源接上即可实现快速部署,特别适合在山区或者在灾害的时候执行应急通讯任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应用于负载通信装置的移动有线留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通信装置;2、转台支架;3、中间面板;4、桨叶支架;5、多旋翼桨叶;6、底部支架;7、长导管;8、电源管理模块;9、主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幻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幻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4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残连材料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