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量电能表装置及直流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4143.1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翔;周强;佘小冬;牛小芬;吕晓龙;丁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H02J7/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量 电能表 装置 直流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计量电能表装置及直流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节能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由于以车载电源为动力,能够解决燃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环境,高能耗等问题而逐步受到青睐。而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其关系到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
现有的电能表分为感应式电能表和静止式电能表。由于静止式电能表因其计量精度高、电磁兼容性能好、寿命长、稳定性高、测量精度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充电行业中。但是,电能表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存在于直流充电设备中,仅仅具有电能检测的作用;且由于电能表体积较大,造成直流充电设备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计量电能表装置,解决了现有电能表仅具有电能检测作用且体积较大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计量电能表装置,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交流电源输入端口、直流电源输出端口、显示屏,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直流充电控制板、电能计量控制板、电流互感器、交直流转换模块,在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上设置有供电端口、通信端口、控制端口;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口之间连接有充电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串联在所述充电线中,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传输的三相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稳压电源,并传输至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口;在所述充电线上串联有通断开关,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通过所述控制端口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通断开关的通断;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所述充电线的电流参数,并传输至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采集所述充电线的电压参数,并输出电能参数至所述显示屏和直流充电控制板,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通过所述通信端口上传所述电能参数;在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稳压电源的AC/DC开关电源,连接在所述充电线与供电端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插接在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上。
又进一步的,所述通断开关串联在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口之间的充电线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与直流电源输出端口之间的充电线中,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串联在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与直流电源输出端口之间的充电线中。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在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与交直流转换模块之间的充电线中,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串联在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与交直流转换模块之间的充电线中。
优选的,所述通信端口为有线通信端口或无线通信端口;当所述通信端口为无线通信端口时,在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通信端口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外接设备通信。
进一步的,在所述显示屏上还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电连接。
基于上述计量电能表装置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采用所述计量电能表装置设计的直流充电设备,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交流电源输入端口、直流电源输出端口、显示屏,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直流充电控制板、电能计量控制板、电流互感器、交直流转换模块,在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上设置有供电端口、通信端口、控制端口;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和直流电源输出端口之间连接有充电线,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串联在所述充电线中,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传输的三相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稳压电源,并传输至所述直流电源输出端口;在所述充电线上串联有通断开关,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通过所述控制端口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通断开关的通断;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所述充电线的电流参数,并传输至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所述电能计量控制板采集所述充电线的电压参数,并输出电能参数至所述显示屏和直流充电控制板,所述直流充电控制板通过所述通信端口上传所述电能参数;在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稳压电源的AC/DC开关电源,连接在所述充电线与供电端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4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偏磁谐波下交流滤波器谐振风险测量装置
- 下一篇:智能单相电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