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4138.0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山;郑得玲;张义梅;刘海燕;牛夕华;郑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桂山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5/04;A61M25/098;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用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及装置。
背景技术
胃管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多是用于抽取胃液、对胃部进行减压或往胃里注入液体给患者提供必须的食物和营养。现有的胃管只能单一的用于抽取或注入。此外现有的胃管还有容易从食道滑出,没有专门的脸部固定装置,插入时不容易调整方向等缺点。此外,胃管插入后,需要定期地将胃管拔出或插入一定距离,例如,早上将胃管拔出1.0cm到2.0cm,到晚上,再将胃管插入1.0cm到2.0cm,从而有效地避免胃管长时间地压迫食道或胃部粘膜,使其受到损伤,但是在这一拔出和插入的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根据其护理经验进行,容易插入或拔出过多胃部造成损伤或过少而没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插入时调控方向,对插入的胃管进行固定,可根据情况抽取胃液、进行胃部减压或注入食物,且能根据刻度记录胃管插入的深度和进行插拔微调时插入或拔出的距离。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主管,主管中部设有隔膜;隔膜将主管分为鼻饲管和减压管;鼻饲管连接有鼻饲入口,减压管连接有减压入口;鼻饲入口和减压入口反向倾斜设置;减压管底部设有弹性囊;弹性囊上分布有弹性盖体,弹性盖体上设有盖块,弹性盖体的对侧设有与盖块配合的挡块;减压入口铰接有密封盖;鼻饲管内设有导线;鼻饲入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主管外侧设有刻度;主管底部设有不透X光标记;主管外套设有滑套,上设有固定件和柔性缓冲件,固定件和柔性缓冲件相对设置;滑套两侧设有弹性挂耳。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性缓冲件为棉布垫、纱布垫或海绵垫。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性缓冲件为棉布垫。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母或固定销。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鼻饲入口为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插入时调控方向,对插入的胃管进行固定,可根据情况抽取胃液、进行胃部减压或注入食物,且能根据刻度记录胃管插入的深度和进行插拔微调时插入或拔出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主管1,主管1中部设有隔膜2;隔膜2将主管1分为鼻饲管3和减压管4;鼻饲管3连接有鼻饲入口11,减压管4连接有减压入口10;鼻饲入口11和减压入口10反向倾斜设置;减压管4底部设有弹性囊5。减压入口10铰接有密封盖9。鼻饲管3内设有导线13,用于控制胃管插入的方向。鼻饲入口11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连接有报警器18。防止灌入食物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主管1底部设有不透X光标记16,用于确定胃管是否出插入到位。主管1外套设有滑套12,滑套12上设有固定件14和柔性缓冲件,固定件14和柔性缓冲件相对设置。滑套12两侧设有弹性挂耳15,挂在耳朵上固定。主管1外侧设有刻度19。刻度19即可用于确定胃管插入的长度,根据刻度和固定件14相对滑动的距离,可知对胃管进行插入或拔出的微调时,插入或拔出的距离。
如图2所示,弹性囊5上分布有弹性盖体6,弹性盖体6上设有盖块7,弹性盖体6的对侧设有与盖块7配合的挡块8。这样胃管插入后,喂食时,充气使弹性囊5鼓起,然后盖紧密封盖9维持压力,使胃管不能滑出食道。需要抽取胃液时打开密封盖9,通过抽取装置即可抽取胃液;对胃部降压时胃部压力打开弹性盖体6,使胃部空气溢出,达到降压的目的。
柔性缓冲件可为棉布垫、纱布垫或海绵垫,优选为棉布垫,降低胃管对人皮肤的压迫。固定件14可为固定螺母或固定销。鼻饲入口11设为圆锥形,便于灌入食物。
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桂山,未经刘桂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4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线综合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血液内科用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