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料场封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3865.5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王剑利;苏瑞杰;张偲;胡俊强;祝燕云;赵保华;秦海山;姜钧;李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32;B08B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场 封闭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场封闭技术,具体是针对防治料场粉尘污染进行的满足环 保要求的封闭系统,该封闭系统适合于有粉尘防治要求的物料堆场,如煤尘、水泥、铁矿散 料、石灰、石膏等。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 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为 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大型煤堆、料堆要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 抑尘设施”。
2015年6月至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在中国人大网进行公布、征求意见。二 次审议稿中对物料堆场进行了详细、严格的要求,“工业生产企业应当采取密闭、防尘围挡、 遮盖、及时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内部物料的堆存、传输、装卸等环节产生的粉尘和气态污 染物的排放”,“煤炭、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贮存,不能密闭 的,应当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严密围挡,并采取有效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对违反 该法规定的,处罚将更为严厉。
原来的防风抑尘网以及局部封闭的方案满足不了现有环保要求,众多料场需要采 取全封闭的封闭方案。常用的全封闭方案有钢筋混凝土圆筒仓结构、圆形料场、球形料场、 以及钢结构条形料场等。圆形筒仓、球形料场封闭性好,但投资大;圆形料场、钢结构条形料 场封闭性差,投资相对也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料场封闭系统,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 了现有料场投资费用大或封闭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散料场封闭系统,采用气承式膜结构,包括支撑墙体系统,所述支撑墙体系统 上铺设膜材钢缆系统,所述支撑墙体上还设置风压系统和门禁系统。
所述支撑墙体系统包括挡墙基础以及相距地面有高度且相距散料堆边沿有距离 的挡墙。
所述挡墙为钢筋混凝土墙体或砖墙。
所述膜材钢缆系统中钢缆置于膜材上方。
所述钢缆采用外面包裹有防腐涂层的钢丝绳或钢绞线。
所述风压系统包括风机、排风阀和泄压阀。
所述风机的排风口处设置过滤网。
所述门禁系统为双层互锁门。
所述散料场封闭系统内设置消防系统、抑尘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
所述散料场呈矩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a)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承式膜结构,内部无需任何框架或梁柱支撑,密封性能好,它 通过风机向结构内部鼓风送气,使膜结构内外保持一定的压力差,以保证膜结构体系的刚 度,维持所设计的形状。
b)本实用新型的风压系统可使结构维持一定的内外压,保证结构稳定性。
c)本实用新型的钢缆可以有效减少膜材遭到尖锐物质的直接接触,保护膜结构不 受破坏。
d)本实用新型双层互锁门是封闭系统内外车辆人员互通的通道,相对于单层门能 够大大减少车辆、人员进出棚内时以及正常使用时的气体外泄,降低运行使用成本。
e)本实用新型易于操作和维护,安全环保,而且费用相对低廉,满足散料堆取工艺 布置、消防、通风抑尘等使用要求,该系统环密闭性能高,且具有自重轻、施工安装工艺简 单、工期短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料场封闭系统的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料场封闭系统的料场断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膜材钢缆系统;2、支撑墙体系统;3、安全距离;4、风压系统;5、门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料场封闭系统,包括具有足够耐久性的膜 材钢缆系统(1)、支撑墙体系统(2)、风压系统(4)、双层互锁的门禁系统(5),散料场呈矩形, 物料堆边沿与墙体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3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制热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