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制式拼装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3602.4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冯绍攀;郭小华;邓华锐;刘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攀;王琦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制式 拼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制式拼装桁片。
背景技术
制式钢桁片可用来快速拼装架设钢桁架桥,同时也能快速拆解,可回收重复利用 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拼装不同的片数、排数,用来满足不同跨径、不同通行 荷载的需求。主要可用于架设抢修抢险临时桥、施工栈桥,也可用于道路、桥梁维修 时的便桥架设。
目前,现有技术的工程中常用的装配式钢桥主要有“321”钢桥、HD200钢桥、 Z200、贝雷钢桥。但是,上述装配式钢桥均由单个桁片单元通过销栓连接拼装而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由单个桁片单元拼装而成的钢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1、 承载能力小,刚度低;2、跨径较小;3、单片桁架过重,影响拼装速度,施工速度慢; 4、横向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制式拼装桁片,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 有技术中的装配式钢桁桥存在的承载力低、刚度低、横向稳定性差、施工速度慢等问 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用途制式拼装桁片,包括:上弦杆、下弦杆、中竖腹杆、第一边竖腹杆、 第二边竖腹杆、8根斜腹杆、第一上弦节点板、第二上弦节点板、第一下弦节点板、 第二下弦节点板、中节点板、第一边节点板和第二边节点板;
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平行设置,所述上弦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阴接头和第一 阳接头;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阴接头和第二阳接头;
所述中竖腹杆垂直设置在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中部;
所述第一边竖腹杆、第二边竖腹杆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的两 端;
所述上弦杆的底面均匀设置有第一上弦节点板和第二上弦节点板;所述下弦杆的 顶部均匀设置有第一下弦节点板和第二下弦节点板;所述中竖腹杆的中部设置有中节 点板;所述第一边竖腹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边节点板,第二边竖腹杆的中部均设置有 第二边节点板;
所述8根斜腹杆中的第一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节点板和第一上弦节点板连 接;
第二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弦节点板和中节点板连接;
第三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中节点板和第二上弦节点板连接;
第四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上弦节点板和第二边节点板连接;
第五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节点板和第一下弦节点板连接;
第六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弦节点板和中节点板连接;
第七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中节点板和第二下弦节点板连接;
第八斜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下弦节点板和第二边节点板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阴接头和第二阴接头上设置有阴接头销孔;
所述第一阳接头和第二阳接头上设置有阳接头销孔。
较佳的,所述第一边竖腹杆和第二边竖腹杆的内侧均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各个螺 栓孔处均设置有加劲垫板。
较佳的,所述中竖腹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弦杆的杆身的间隙中以及所述下弦 杆的杆身的间隙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中节点板包括两个节点板;
与所述中节点板连接的斜腹杆的端部夹在所述中节点板的两个节点板之间,并通 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中节点板的两个节点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上弦节点板和下弦节点板均分别包括两个节点板;
与所述上弦节点板或下弦节点板连接的斜腹杆的端部夹在所述上弦节点板或下弦 节点板的两个节点板之间,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弦节点板或下弦节点板的两个 节点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边节点板和第二边节点板均分别包括两个节点板;
与所述第一边节点板或第二边节点板连接的斜腹杆的端部夹在所述第一边节点板 或第二边节点板的两个节点板之间,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边节点板或第二边 节点板的两个节点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边竖腹杆和第二边竖腹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弦杆的杆身的 间隙中以及所述下弦杆的杆身的间隙中,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的 两端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均为槽钢;
所述中竖腹杆、第一边竖腹杆、第二边竖腹杆、斜腹杆均为矩形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3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架桥排水管道结构
- 下一篇:野生构树原生态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