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石油气安全充装控制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3598.1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梅;郭新鹏;范新强;王永春;葛云峰;李娟;谢超;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射频识别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8C17/0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石油气 安全 控制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石油气(LPG)安全充装控制终端,集充装自动化控制、实时充装记录采集、无线通信等功能为一体,可满足LPG充装现场安全管理需要。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液化石油气(LPG)是事关生产、民生的重要能源。液化石油气瓶是能源载体,数量大、流动性强,特别是在其充装环节,存在非自有产权气瓶充装、倒气串气、超期未检气瓶充装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何采用先进技术,解决上述安全管理难题,需求紧迫,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化石油气安全充装控制终端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终端可以解决了液化石油气瓶安全问题,实现实时充装记录采集,并且可以无线通信,使用方便。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化石油气安全充装控制终端,包括读写器,本方案的特点是:还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实时时钟模块、安全隔离模块、载荷检测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的串口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读写器通过无线连接,另外,有一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所述的安全隔离模块采用光电耦合器。
所述的安全隔离模块分别与按键模块、报警模块连接。
所述的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个三极管VT1、报警器B,所述的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安全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个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个继电器J与VCC连接,有一个二极管D与所述的继电器J并联,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与报警器串联。
所述的串口通信模块采用RS485/RS232接口。
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采用SPI接口的串行FLASH。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采用433MHZ频段。
所述的载荷检测模块采用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进行负载的通断检测判断。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实时时钟模块可提供完整的时钟日历功能;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包括RS485/RS232,可与读写器、充装设备等外设实现实时通讯;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采用SPI接口的串行FLASH,用于充装历史数据存储;安全隔离模块,采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通讯信号的隔离;载荷检测模块采用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进行负载的通断检测判断;无线通信模块通过433MHZ无线通信方式实现通讯,获得所述读写器采集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判断信息的时效性和合法性,控制充装设备启动充装,充装完成后及时将充装记录传递给控制模块,然后上传到管理平台;读写器可以用于识别气瓶的标识。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报警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一种液化石油气安全充装控制终端,包括读写器,还有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分别与实时时钟模块、安全隔离模块、载荷检测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的串口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读写器通过无线连接,另外,有一给上述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的串口通信模块采用RS485/RS232接口。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采用SPI接口的串行FLASH。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的采用433MHZ频段。所述的载荷检测模块采用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进行负载的通断检测判断。
所述的安全隔离模块采用光电耦合器。所述的安全隔离模块分别与按键模块、报警模块连接。所述的报警模块包括第一个三极管VT1、报警器B,所述的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安全隔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个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个三极管VT1的集电极通过第一个继电器J与VCC连接,有一个二极管D与所述的继电器J并联,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1与报警器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射频识别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射频识别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3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