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2881.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3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白航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高效 节能 侧入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具体为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 组,属于背光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一些显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 前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设备能耗太高,成本不低,而且满足不了人们对厚度薄, 质量轻的需求,并且设备能耗大会降低使用寿命,光的利用效率不高,强度 不够,易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侧 入式背光模组,通过给将LED灯管设置在一侧,降低整体设备的厚度,在增 光片表面贴有增亮膜,棱镜片上贴有棱镜膜,最大限度的提高光的利用率, 塑料内框上的弹性凸点与导光片紧密接触使得导光片与LED灯管距离更近, 增强亮度,通过塑料内框和金属外框一体成型工艺技术,增强设备强度,从 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高效节能侧 入式背光模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由塑料内框和金属外框组成,所述塑料 内框底部设有反光片,所述反光片弧形段凹弧面内设有LED灯管,所述反光 片斜平面段上方设有楔形导光片,所述楔形导光片上表面依次设有扩散片、 增光片、棱镜片。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片表面贴有棱镜膜。
进一步的,所述增光片表面贴有增亮膜。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内框位于LED灯管两端设有弹性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内框与金属外框采用一起成型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给将LED 灯管设置在一侧,降低整体设备的厚度,满足人们对薄的需求,使用更少的 LED晶粒,从而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在增光片表面贴有增亮膜,将已经吸收 的偏振光重复利用,增加亮度,棱镜片上贴有棱镜膜,利用折射和全反射将 分散的光线集中再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光的利用率,塑料内框上的弹性凸 点与导光片紧密接触使得导光片与LED灯管距离更近,最大限度的利用LED 灯管发出的光,通过塑料内框和金属外框一体成型工艺技术,增强设备强度, 也不用担心脱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组外框结构示意 图;
图中:1LED灯管、2楔形导光片、3扩散片、4增光片、5棱镜片、6框 架、7反光片、8金属外框、9塑料内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设计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方案: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 背光模组,包括框体6,所述框体6由塑料内框9和金属外框8组成,所述塑 料内框9底部设有反光片7,所述反光片7弧形段凹弧面内设有LED灯管1, 所述反光片7斜平面段上方设有楔形导光片2,所述楔形导光片2上表面依次 设有扩散片3、增光片4、棱镜片5。
所述棱镜片5表面贴有棱镜膜,利用折射和全反射将分散的光线集中再 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光的利用率,所述增光片4表面贴有增亮膜,将已经 吸收的偏振光重复利用,增加亮度,所述塑料内框9位于LED灯管1两端设 有弹性凸点,塑料内框9上的弹性凸点与导光片2紧密接触使得导光片2与 LED灯管1距离更近,最大限度的利用LED灯管1发出的光,所述塑料内框9 与金属外框8采用一起成型工艺制成,增强设备强度,也不用担心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LED高效节能侧入式背光模组工作原理 为:通过给LED灯管1通电发出光,经过反光片7反射,由导光片2传导至 扩散片3,然后经过增光片4折射到棱镜片5,再由棱镜片5发出到显示装置 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惠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2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