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结构涂层耐蚀性能电化学阻抗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2828.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金涛;何卫平;刘成臣;张登;梅晓峰;朱利敏;王浩伟;廖圣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G01N27/26;G01N27/30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结构 涂层 性能 电化学 阻抗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结构涂层耐蚀性能电化学阻抗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一代海军飞机在沿海和航母上使用时,将承受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的影响,要经受盐雾、高低温、湿热、光照以及化学污染等有害环境要素的腐蚀作用。腐蚀是引起飞机结构强度下降的重要要素之一,每年由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飞机结构表面涂层是飞机最直接的腐蚀损伤部位,是飞机结构防腐蚀的第一道防线。飞机涂层的使用环境复杂多变,涂层要求耐紫外线、耐雨蚀、耐老化、耐高低温交变性能,因此对飞机结构用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涂层耐腐蚀性能实验室评定方法是快速评估腐蚀涂料使用寿命的最佳途径,目前评价涂层耐腐蚀性能和失效检测主要依靠于宏观目测法,缺少对涂层性能、涂层质量和涂层缺陷评估的定量研究。
目前在飞机涂层耐蚀性的原位检测方面,电化学方法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是一种无损监测技术,在腐蚀科学上应用广泛,可获得丰富的电极表面信息,是研究涂层防护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提供了涂层性能、涂覆质量和涂层缺陷有效现场或原位快速检测的方法,实时研究涂层的变化过程。电化学阻抗方法是对研究体系施加一个小振幅的正弦交流信号,再测量体系的响应信号,得到体系表面的阻抗、容抗谱,进而利用数学方法和等效电路模型等可获得体系的多种电化学信息,通过测量涂层阻抗、电容、感抗等了解涂层性质、完整性与缺陷、失效等信息。目前对于飞机涂层结构件的耐蚀性能电化学阻抗测试缺少专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飞机结构涂层耐蚀性能电化学阻抗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液罐、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和堵头,储液罐上开有通气孔和参比电极穿过孔,储液罐的开口处设有工作电极安装座,工作电极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电极安装座上,且工作电极位于储液罐的开口处,辅助电极通过支架安装在储液罐内,参比电极位于参比电极穿过孔内,堵头堵在通气孔上。
储液罐1由一对底座和圆筒组成,一对底座的其中一个底座上开有孔,一对底座和圆筒之间形成电解液封闭区。
所述密封套盖在储液罐的开口处。
圆筒的材质为普通玻璃,一对底座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飞机结构用涂层试验件耐蚀性能评价,基于电化学原理和稳态传质扩散机理,研制组合式涂层电化学性能原位快速评价装置,该装置能够进行基体大试验件在介质中的电化学阻抗测试以及缓蚀剂、涂层效率评价测试,进而利用数学方法和等效电路模型等可获得体系的多种电化学信息,定量给出了涂层电化学腐蚀相关信息,解决了现有涂层体系大试验件电化学性能评价试验困难的缺点,提供了涂层性能、涂覆质量和涂层缺陷有效现场或原位快速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所研制的飞机结构涂层耐蚀性能电化学阻抗测试装置,主要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电解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液罐1、工作电极2、辅助电极3、参比电极4和堵头5,储液罐1上开有通气孔101和参比电极穿过孔102,储液罐1的开口处设有工作电极安装座,工作电极2通过螺栓安装在工作电极安装座上,且工作电极2位于储液罐1的开口处,辅助电极3通过支架安装在储液罐1内,参比电极4位于参比电极穿过孔102内,堵头5堵在通气孔101上。
储液罐1由一对底座和圆筒组成,一对底座的其中一个底座上开有孔,一对底座和圆筒之间形成电解液封闭区。
所述密封套盖在储液罐1的开口处。
圆筒的材质为普通玻璃,一对底座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工作方式:首先,转动螺栓使工作电极2进入储液罐1内,并将密封套盖在储液罐1的开口处,再向储液罐1内充入氯化钠溶液,最后再将参比电极4插入参比电极穿过孔102内即可开始检测。
堵头5:再储液罐1内无空气时,参比电极4不易取出,打开堵头5后,方便取出参比电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未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2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纤维及织物摩擦系数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玉米纤维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