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卯榫结构的圆柱体试件制备用试模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2750.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珍兰;储冬冬;陈艳丽;刘华强;黄根民;章新苏;王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卯榫 结构 圆柱体 制备 用试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试验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卯榫结构 的圆柱体试件制备用试模。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水泥土、砂浆等工程试验检测领域,经常需要通过大量的制作 各种不同直径和高径比的圆柱体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渗 透系数、弹性模量等参数的测定,试件制备用的试模模具直接影响着试件制作 的质量、脱模的难易和制件的效率。
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普通的加筋型塑料模具或专利号为 ZL200920102074.0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制件模具,其中普通加筋型模具采用一体 式,通过加筋条来增加磨具的抗变形能力,脱模时采用顶杆通过基座中间预留 的小孔将模具顶出。专利号为ZL200920102074.0的实用新型专利《试件制作用 圆柱体试模》的技术方案为:试件制作用圆柱体试模,包括内凹式圆盘基座, 两个半圆形模板配合构成的柱形模板,柱形模板下端位于圆盘基座内与圆盘基 座周圈紧密贴合,柱形模板上端外周圈设有紧固套环,成型后的试件脱模时通 过撬开拆卸凹槽来实现。
普通加筋型模具采用一体式,成型后脱模较困难,且下顶式脱模方法容易 对低强(比如水泥土试样)试件造成损伤,损伤后的试件必然会对后续试验产 生影响。
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920102074.0)《试件制作用圆柱体试模》中 采用凹型基座,基座与套筒间无锚固,制件过程中容易脱落,且如果制件过程 中套筒未能完全插入基座中时,试件的高度将出现偏差。模具长时间使用后紧 固套环出现磨损变形后,容易造成两个半圆形模板接合不紧,从而影响所制作 试件的精准度。另外试模成型后采用拆卸凹槽脱模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 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基于卯榫结构的圆柱体试件制备用试模。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卯榫结构的圆柱体试件制备用试模,包括基座14、两个半圆形壁 筒15、六个紧固螺栓系统13和六个U形固定卡8,其中:所述基座14的外侧 面上设置有四个所述紧固螺栓系统13;所述半圆形壁筒15的一侧带有一个所 述紧固螺栓系统13,另一侧带有一个所述U形固定卡8,底部有2个所述U形 固定卡8;两个所述半圆形壁筒15组合在一起后放置在所述基座14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4的顶面上设置有一圈凸斜45°角限位1。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形壁筒15的两个端面分别为凹90°角咬合棱6和凸 90°角咬合棱7。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形壁筒15的外侧底端设置有凹斜45°角限位10。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栓系统13由定位销2、螺栓3、垫片5和带有孔洞 11的蝶形手拧螺帽4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卯榫结构的圆柱体试件制备用试模,具有结构简单、 构件间契合牢靠、抗变形、拆卸简单快捷、成型后脱模方便等优点,可以很好 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顶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的底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沿着图1中的直线A-A’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螺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圆形壁筒立面图,图中还示出了设置在半圆形壁筒 上的紧固螺栓系统和U形固定卡以及十字形加筋,图中还标记出了半圆形壁筒 的凹90°角咬合棱和凸90°角咬合棱;
图6为两个半圆形壁筒咬合在一起的顶视示意图;
图7为两个半圆形壁筒合拢在一起的顶视图,图中示出了设置在半圆形壁 筒上的紧固螺栓系统和U形固定卡;
图8为半圆形壁筒沿着图7中的直线B-B’的截面图;
图9为半圆形壁筒沿着图7中的直线C-C’的截面图;
图10为紧固螺栓系统与U形固定卡锁定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斜45°角限位,2-定位销,3-螺栓,4-蝶形手拧螺帽,5-垫片, 6-凹90°角咬合棱,7-凸90°角咬合棱,8-U形固定卡,9-十字形加筋,10-凹 斜45°角限位,11-孔洞,12-间隙,13-紧固螺栓系统,14-基座,15-半圆形壁 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27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蠕变中断试验专用夹头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田间气体自动采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