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源橇装式移动加油方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2316.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1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闫成文;程润秋;高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78 | 分类号: | B67D7/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源橇装式 移动 加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加油设备,具体的是一种可移动式加油方舱。
背景技术
传统的橇装式加油方舱采用380V动力源,一般装油和加油时都是由380V工业用电给滑片泵机组和加油机提供动力;
在边远地区或一些特殊地区,没有380V工业用电源,只有220V市电,而且也不适于建设地下加油站,传统的橇装式加油方舱即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双动力源橇装式移动加油方舱,该双动力源橇装式移动加油方舱具有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加油方便、操作简单、运输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双动力源橇装式移动加油方舱,其特征在于:设有集装箱箱体,所述集装箱箱体每个角上均设置有角件,所述集装箱箱体在集装箱内沿集装箱主轴中心线设置二个隔舱板,所述隔舱板将集装箱分隔为储油舱、管路舱和操作舱,所述储油舱内设置有储油罐,所述管路舱在两侧均设置有管路舱门,所述操作舱在后面设置有操作舱门;所述储油罐由油罐下部的罐座支撑并固定在集装箱储油罐舱底板之上,油罐内设有横向隔舱板,将储油罐分为前舱和后舱,所述前舱和后舱均设有人孔,所述前舱和后舱的人孔上设有人孔盖板,所述人孔盖板上设有通气孔座安装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顶部设有阻火呼吸阀,所述通气管路上设有油气回收阀,所述储油罐每个舱内部均设有电子液位仪,所述储油罐每个舱上部均设有装油管,与相应的装油管路连接,所述储油罐每个舱下部均设有加油机加油管和自流加油加油管,并与相应的加油管路系统连接,实现向油罐外加油通路;所述储油罐每个舱底部均设有放沉油管,与相应的放沉管路系统连接,实现油罐内储油放干净;所述储油罐内部装有阻隔防爆材料;所述管路舱内设置有装油管路系统、加油管路系统、自流加油管路系统、放沉管路系统、尾气管路系统;所述操作舱内设置有电控系统、加油机;所述装油管路系统包括有汽油装油管路和柴油装油管路,所述汽油装油管路上设置有汽油装油阀,所述汽油装油管路通过汽油装油阀与汽油装油泵机组相连通,所述柴油装油管路上设置有柴油装油阀,所述柴油装油泵机组由柴油机、滑片泵组成,所述柴油机由放置在蓄电池防爆箱内的蓄电池启动,所述滑片泵在进口侧与带有CRJ快速接头的球阀连接,通过CRJ快速接头实现装油管路与送油设备的快速连接,所述滑片泵在出口侧通过管路、止回阀、球阀与储油罐装油管路连接;所述尾气管路系统连接在柴油机的排气管上,所述尾气管路系统在尾气管路出口尾部设置阻火帽端,所述尾气管路系统在管路舱内的尾气管路和柴油机消声器上包裹柔性隔热材料;所述加油管路系统设置有汽油加油管路、柴油加油管路,所述汽油加油管路)、柴油加油管路中均装有剪切阀,所述剪切阀出油口侧与加油机连接,所述剪切阀进油口侧通过管路、球阀与储油罐加油机加油管路连接,所述加油机接220V市电带动加油机中的组合泵工作,实现将油料从储油罐通过加油机输送给收油设备;所述自流加油管路系统分为柴油自流加油管路系统和汽油自流加油管路系统,所述柴油自流加油管路系统包括柴油自流加油管路、柴油自流加油阀,所述汽油自流加油管路系统包括汽油自流加油管路、汽油自流加油阀;所述放沉管路系统分为汽油放沉管路系统和柴油放沉管路系统,所述汽油放沉管路系统包括有汽油放沉管路、汽油放沉阀,所述柴油放沉管路系统包括有柴油放沉管路、柴油放沉阀;所述电控系统在操作舱内设有一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装有主电路板、电源板、显示屏、数据接口、操作面板、输出接口,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数据接口与前舱液位计、后舱液位计、静电接地报警器、强电控制部分、第一油气浓度传感器、第二油气浓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手机信号屏蔽器数据连接。
所述集装箱箱体上设有叉车槽。
本实用新型针对动力源仅有220V市电和加注两种油品的特殊需求,由柴油发动机为滑片泵提供动力,实现加装柴油和汽油,220V市电为加油机提供动力,完成加油机为受油设备加注汽油或产油,储油罐内部结构需要设计成两舱分别储存汽油和柴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舱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内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2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水煤气节能变换装置
- 下一篇:新型电子流量控制酒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