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及墙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245.8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9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峰;秦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能系统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路丰 |
地址: | 2012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模块化 墙体 框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 及墙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中应用的墙板系统类型和方法很多,但在安装使用,维护 方面都存在如下一些缺陷。
1、安装时,必须按顺序,从需要搭建的墙板的一端,一片片的连接去 安装,出现的问题就是当有视窗、门或者设备时,需要从墙板上开孔,或 者单独的做一块异形尺寸的板,才能形成连接。造成浪费材料和增加安装 工时。
2、拆卸维护不方便,当有工厂需要改造、要拆除,或者工厂需要增加 设备等情况时。如果是一片片联接的,那就要拆到拆除的地方,且墙板损 坏的情况相当高。
3、连接不牢固。此种连接,天槽固定于天花板上,地槽固定住地板上, 中间板与板的连接靠硅胶,强度根本无法满足风压抗震等方面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拆卸模块 化墙体框架及墙体系统,具有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可以重复使用、结构 牢固,能抗震,耐风压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包括一天轨、一地轨和复 数个支架龙骨,所述天轨固定于一室内顶部,所述地轨固定于所述室内地 面且所述地轨的位置与所述天轨的位置平行对应;所述支架龙骨可拆卸地 间隔固定于所述天轨和所述地轨之间,所述天轨形成有一第一导向限位槽, 所述地轨形成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槽位置对应的一第二导向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龙骨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 与所述天轨和所述地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片状直角型钢,所述 连接件包括两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第一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槽顶部、所述第二 导向限位槽底部和所述支架龙骨的两侧面分别形成一安装槽,所述连接部 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所述安装槽内凹陷形成一第一螺 纹槽,所述连接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螺钉和所述第一螺纹槽固 定于所述天轨、所述地轨或所述支架龙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槽靠近开口部的两 内侧面分别对应形成一密封件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支架龙骨的正面形 成一第二螺纹槽,所述盖板形成第二连接孔并通过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的 螺钉和所述第二螺纹槽固定于所述支架龙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侧部型材,所述侧部型 材的侧面固定于一侧墙面,且所述侧部型材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天 轨和所述地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模块化墙体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 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复数个墙体模块,每一所述墙 体模块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导向限位槽和所述第二导向限位槽内并通 过所述支架龙骨限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天轨、地轨和支架龙骨形成可拆卸的墙体框架结构,安装简单,维护 方便。第一导向限位槽和第二导向限位槽的采用便于之后成型的墙体模板 的推入式导向安装并对墙体模板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支架龙骨的采用实 现对安装的墙体模板更的限位。安装槽用于放置连接件的连接部。第一螺 纹槽用于和螺钉配合固定连接件。密封条的采用保证了第一导向限位槽与 墙体模块间的密封,减缓了外界外力作用使得墙体模块可能产生的振动和 偏移。盖板用于与支架龙骨配合起到对墙体模块侧部限位的作用。侧部型 材用于连接天轨和地轨,并对墙体模块侧部提供限位作用。墙体模块与可 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一种可便捷快速搭建并能便捷拆 除和重复利用的墙体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模块化墙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龙骨与天轨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龙骨与地轨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拆卸模块化墙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能系统建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能系统建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2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过滤碳纳米管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筒状工件电镀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