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机器人的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1239.2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玉;王坤;郭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机器人 辅助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机器人的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消防机器人越来越多的用于代替消防队员进入到火场一线 进行灭火战斗,显著提高了消防部队扑灭特大恶性火灾的实战能力,对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和 灭火救援人员的伤亡也产生重要了作用。
目前的搭载大流量水炮的消防机器人往往通过加大自身重量,增大消防机器人与地面的 摩擦力来抵抗水炮发射的后坐力。因此,应用于大型火灾的消防机器人通常都体积大,重量 大。然而体积大,重量大的消防机器人加工成本及运输成本高,同时进入火场灭火时体积庞 大,不易操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的辅助支撑装置,能够在不加大消防机器人 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抵抗其水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
所述的消防机器人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一个以上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包括底盘、 运动机构和为运动机构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运动机构的一端与消防机器人的尾部相连,另 一端与所述底盘相连;当所述消防机器人处于行走状态时,所述底盘在运动机构的作用下运 动至不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当所述消防机器人喷射消防水炮时,所述底盘在运动机构的作用 下运动至与地面抵触,对消防机器人进行后撑地支撑。
所述运动机构为伸缩机构,当所述消防机器人处于行走状态时,底盘在所述伸缩机构的 作用下沿伸缩机构的轴线收缩,不接触地面;当所述消防机器人喷射消防水炮时,底盘在所 述伸缩机构的作用下沿伸缩机构的轴线伸出,与地面抵触。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升 降机和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蜗轮蜗杆升降机螺纹配合,另一端固接所述底盘。
所述运动机构为旋转机构,当所述消防机器人处于行走状态时,所述旋转机构带动底盘 沿旋转机构的轴线转动,底盘向上抬起,不接触地面;当所述消防机器人喷射消防水炮时, 所述旋转机构带动底盘沿旋转机构的轴线反方向转动,底盘向下转动至与地面抵触。
所述底盘与地面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形成带钉底盘。
还包括用于检测电机电流的电流传感器,当所述电流传感器的检测值超过设定阈值时, 所述电机停止工作。
有益效果:
(1)通过该辅助支撑装置在消防机器人工作时对其形成后支撑,从而在不增大消防机器 人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抵抗消防机器人水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伸缩机构的设置能够保 证不影响消防机器人的正常行走。
(2)通过设置在动力机构上的电流传感器,确保消防机器人喷射消防水炮时,底盘在动 力机构的作用下能够与地面接触,从而消防机器人使用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该辅助支撑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蜗轮蜗杆升降机,2-螺杆,3-带钉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搭载大流量水炮的消防机器人体积大、重量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提 供一种用于消防机器人的辅助支撑装置,该辅助支撑装置能够增强消防机器人的对地摩擦力 和支撑力作用,从而抵抗消防机器人水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
实施例1:
该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单元,分别固定在消防机器人尾部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 示。每个支撑单元包括由蜗轮蜗杆升降机1、螺杆2和用于驱动蜗轮蜗杆升降机1的电机组 成的伸缩机构、带钉底盘3。所述螺杆2的一端与蜗轮蜗杆升降机1螺纹连接,另一端固接 带钉底盘3。当消防机器人处于行走状态时,螺杆2在蜗轮蜗杆升降机1的作用下收缩,处 于图1中所示右侧位置,此时带钉底盘3不接触地面。当机器人到达目的地找好喷射位置后, 启动电机,螺杆2在蜗轮蜗杆升降机1的作用下伸出,使带钉底盘3抵触在地面上,如图1 中的左侧位置,从而增加消防机器人与地面的摩擦力。当消防水炮喷射产生强大后坐力时, 由带钉底盘3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与车体自重产生的摩擦力共同抵消后坐力,保证消防机器人 不会发生倾覆。当整个辅助支撑装置受力时,消防机器人上的水炮即可开始喷射。工作结束 后,电机反转,收起辅助支撑装置,消防机器人即可行走。
其中螺杆2与地面的夹角小于90度,以改善螺杆2的受力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克路德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1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自动计卧起重器
- 下一篇:胸腹部肿瘤放疗定位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