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伺服系统控制波距的单波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933.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0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翔;朱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比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5/10 | 分类号: | B21D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系统 控制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波纹管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伺服系统控制波距的单波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波纹管主要包括金属波纹管、波纹膨胀节、波纹换热管、模片模盒和金属软管等。金属波纹管主要应用于补偿管线热变形、减震、吸收管线沉降变形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化、仪表、航天、化工、电力、水泥、冶金等行业。塑料等其他材质波纹管在介质输送、电力穿线、机床、家电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金属波纹管的制造主要采用水胀法:即将待加工的管型材置于波纹管成型模具内,然后向管型材内注水,施加水压使其向外膨胀,在成型模具的挤压下将管型材加工成波纹管。波纹管成型机分为多波一次成型机和单波成型机,加工生产较大的复杂的金属波纹管时,一般采用单波成型机逐个波纹分多次加工,以克服腔内的液压对波纹管成型模具造成的胀开力过大的问题,单波成型时,波纹成型机构的上下模具合拢后,管坯受内压挤压形成单波鼓泡后,然后受轴向力,挤压最终成型,完成一个波的加工,然后推动管型材向前推进一个波距,进行下一个波纹的加工。
此前的单波成型机采用油缸管型材推动管型材移动,由定位块定位,这种方式定位精度不高,且只可以加工波距相等的连续波纹,无法加工波距精度要求较高或波距不等的波纹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伺服系统控制波距的单波成型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推杆推动管材推进,能够预先设定的程序精确控制管材推进的精度,并且可以根据程序设定实现不同波距的推进。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伺服系统控制波距的单波成型机,包括操作工台,伺服系统及波纹成型机构。
所述伺服系统及波纹成型机构分别设置在操作工台的两端。
所述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丝杆螺母、过渡板及后推座组成。
所述滚珠丝杆的两端由固定在操作工台上的两个轴承座支撑,所述丝杆螺母设置在滚珠丝杆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杆连接。
所述滚珠丝杆两侧各设有一条与滚珠丝杆平行的导向滑轨。
所述两条导向滑轨上各设有一个滑块,所述过渡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连接,所述过渡板中间与丝杆螺母连接。
所述后推座设置在过渡板上,所述后推座上设置有一与滚珠丝杆平行的推杆,所述推杆中心设有加压管。
优选的,所述伺服系统与波纹成型机构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设有槽型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
(1)将待加工的管坯架在支撑架上,并嵌套在推杆上,通过密封件将其与推杆固定;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旋转、丝杆螺母在滚珠丝杆上,通过过渡板带动后推座沿导向滑轨移动,利用推杆带动管坯移动至指定位置;
(2)波纹成型机构的上下模具将管坯裹住后,由加压管注入工作液体,对管坯内壁施压,在液体压力及波纹成型机构的共同作用下,管坯壁凸起,形成初波;
(3)对上一步骤的所形成的初波施加横向的挤压力,使初波的高度增加,宽度缩小,直至设计尺寸为止;
(4)撤回工作液体,控制波纹成型机构的模具与管坯分离,启动伺服电机,根据程序控制伺服电机转角,精确控制管坯向前推进预设的波距;
(5)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连续进行下一个波纹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伺服系统控制波距的单波成型机,采用伺服系统控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旋转、丝杆螺母在滚珠丝杆上,带动后推座沿导向滑轨活动,带动推杆带动管坯移动,根据程序控制伺服电机转角,即可任意移动管坯的距离,可自动完成复杂的波纹管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伺服系统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伺服系统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伺服系统控制波距的单波成型机,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操作工台1,伺服系统2及波纹成型机构3。
所述伺服系统2及波纹成型机构3分别设置在操作工台1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比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比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