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线圈环流损耗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845.2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车福来;韩贵胜;刘涛;武卫革;刘兰荣;范亚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晏春红 |
地址: | 07105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线圈 环流 损耗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环流损耗模拟实验装置,属于电磁测量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组的线匝是由多根导线并行绕成,沿着辐向并联的导体之间由于各磁链 的漏磁通的不相同而出现不同的漏磁电势,在加上各并联导线的电阻也不相同,导致各个 导线之间将产生循环电流,循环电流流经导线电阻,从而产生环流损耗。如果环流较大,再 加上正常工作电流,有可能使变压器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变压器绕组因过载而发热,引起变 压器继电保护动作发信或跳闸,甚至烧毁,从而影响安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环流损耗模拟实验装置,能够模拟和测量 不同电压状态下,不同匝数的线圈产生的环流损耗情况及变化规律,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 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压器线圈环流损耗模拟实验装置,包含内层激励线圈、外层测量线圈、内线 圈绝缘筒、外线圈绝缘筒、绝缘筒安装支架和接线端子,内层激励线圈绕制在内线圈绝缘筒 上,外层测量线圈绕制在外线圈绝缘筒上,内线圈绝缘筒插入外线圈绝缘筒内,外线圈绝缘 筒固定在绝缘筒安装支架上,绝缘筒安装支架两侧均设有接线端子,内层激励线圈和外层 测量线圈的引出线分别连接到接线端子上。
所述内线圈绝缘筒和外线圈绝缘筒上分别设有绕制内层激励线圈和外层测量线 圈的凹槽。
所述内层激励线圈为纸包扁铜线,外层测量线圈为漆包铜线。
所述绝缘筒安装支架包含底座和支撑板,支撑板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板上设 有半圆形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内层激励线圈通入几个不同等级的交流电源,先将一侧的测 量线圈短连接,将测试设备连接到另一侧测量线圈的接线端子上,记录每次测量线圈的匝 数和激励源的电压,即可得出每次实验环流损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模拟和测量不同电压状态下,不同匝数的线圈产 生的环流损耗情况及变化规律,为变压器的线圈绕线设计提供更准确的技术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线圈绝缘筒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线圈绝缘筒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层线圈绝缘筒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层线圈绝缘筒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绝缘筒支架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绝缘筒支架侧视图;
图中:内层激励线圈1、外层测量线圈2、内线圈绝缘筒3、外线圈绝缘筒4、绝缘筒安 装支架5、接线端子6、底座7、支撑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7,一种变压器线圈环流损耗模拟实验装置,包含内层激励线圈1、外层 测量线圈2、内线圈绝缘筒3、外线圈绝缘筒4、绝缘筒安装支架5和接线端子6,内层激励线圈 1绕制在内线圈绝缘筒3上,外层测量线圈2绕制在外线圈绝缘筒4上,内线圈绝缘筒3插入外 线圈绝缘筒4内,外线圈绝缘筒4固定在绝缘筒安装支架5上,绝缘筒安装支架5两侧均设有 接线端子6,内层激励线圈1和外层测量线圈2的引出线分别连接到接线端子6上。
在本实施例中:
参照附图2-5,内线圈绝缘筒3和外线圈绝缘筒4均采用尼龙材料,内线圈绝缘筒3 和外线圈绝缘筒4上分别设有绕制内层激励线圈1和外层测量线圈2的凹槽。
参照附图1,内层激励线圈1由8mm*2mm的纸包铜线分别从两侧绕线,中间汇合并焊 接作引出线。形状为圆筒形,长度200mm,匝数:20匝;层数:1层,绕制完成后用2.5mm宽的皱 纹纸包裹两层。外层测量线圈2用直径1毫米的漆包铜线两股并饶顺时针从两侧绕线,中间 汇合并焊接作引出线。形状为圆筒形,长度200mm,匝数:95匝,层数:2层;绕制完成后用 2.5mm宽的皱纹纸包裹两层。将绕制好的内线圈绝缘筒插入到外线圈绝缘筒内,固定好安装 孔,将外引出线连接到安装绝缘筒安装支架5上的接线端子6上。
参照附图6、7,绝缘筒安装支架5采用亚克力板材料制作,包含底座7和支撑板8,支 撑板8垂直固定在底座7上,支撑板8上设有半圆形槽。
接线端子6用于连接测试外引线,采用锌铁塑料绝缘材料,共7个。
通电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电池用引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太阳电池
- 下一篇:可堆叠芯片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