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769.5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鲍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祥幕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15/01;F21V19/00;F21V23/00;E04B2/8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陈淑章 |
地址: | 20171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幕墙 led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
幕墙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双层外呼吸式玻璃幕墙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出现,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同时又可以创造出极具时代感的建筑风格,因此被公认为具有“生态意义”的建造方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一般的隐框幕墙无法直接安装LED灯具,必须采用明框的形式才能把灯具安装上去。对于隐框系统想增加LED线条就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对隐框系统不作大调整的基础上解决了防止LED灯具问题的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包括:扣盖,所述扣盖为“弓”形,在所述扣盖的一侧上设有凹槽;LED灯,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电线,所述电线设置在所述扣盖的另一侧,所述电线连接所述LED灯及电源。
在所述扣盖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扣盖的另一侧,所述电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在所述扣盖的端部设有一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的非连接端上设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让副框延伸出玻璃面,待幕墙立面安装完成后,可以后期安装LED线路及灯具。而且灯具线路不必来回穿过幕墙完成面,可在一个点引出线路,在由室外走线,线路可沿装饰盖固定在内侧,对于后期拆卸维修极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扣盖2-凹槽3-LED灯
4-电线5-固定座6-连接部
7-卡槽8-滴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包括:“弓”形的扣盖1,在扣盖1的一侧上设有凹槽2,LED灯3设置在凹槽2内,将LED灯3设置在扣盖1所在平面之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电线4设置在扣盖1的另一侧的固定座5上,电线4穿过扣盖1连接LED灯3及电源。
在扣盖1上设有固定座5,固定座5设置在扣盖1的另一侧,电线4设置在固定座5上,方便后期拆卸或维修。
在扣盖1的端部设有一连接部6,在连接部6的非连接端上设有卡槽7,通过卡槽7与幕墙连接。
另外,扣盖1下端不与幕墙的中空玻璃接触,形成滴水线8,避免了幕墙挂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用于隐框幕墙的LED灯结构让副框延伸出玻璃面,待幕墙立面安装完成后,可以后期安装LED线路及灯具。而且灯具线路不必来回穿过幕墙完成面,可在一个点引出线路,在由室外走线,线路可沿装饰盖固定在内侧,对于后期拆卸维修极其方便。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祥幕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祥幕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