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蝴蝶式车门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10157.6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伟;何鹏;邹炎火;陈国锋;林清锋;邹文斌;郑晓婷;杨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6;E05D7/04;E05F15/5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蝴蝶 车门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是指一种车门铰链。
背景技术
车门铰链就是将车门和车身连接起来并保证和保持车门相对与车身的 位置,从而保证和便于车门的开合。目前,广泛采用的车门铰链结构主要 由铰链固定页和铰链活动页组成,铰链固定面安装在汽车车身的侧围上, 铰链活动面安装在可以旋转的车门上,并与铰链固定页相对紧邻设置,两 者通过转轴相连接。此种车门铰链,因受转轴的限制使车门只能向外张开 一定角度,车门开启角度较小,不方便乘车者上下车,且车门的重量较重, 乘车者在开关门时较为费力,并使车门闭紧能力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蝴蝶式车门铰链,以解决现有技术的 车门铰链所存在的车门开启角度小、开关门费力、车门闭紧能力差等缺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蝴蝶式车门铰链,包括转动页板和固定页板,转动页板转动安装 在固定页板上,固定页板固定安装在汽车车身上,转动页板固定安装在汽 车车门上;还包括有气弹簧、驱动连杆和安装支座,上述固定页板处于上 述转动页板与上述气弹簧之间,上述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汽车车身上,上 述气弹簧具有缸体和活塞杆,上述缸体转动安装在上述安装支座上,上述 活塞杆的自由端端部与上述驱动连杆第一端端部活动铰接在一起,上述驱 动连杆穿过上述固定页板,上述驱动连杆的第二端端部与上述转动页板连 接在一起,且上述固定页板上开设有供驱动连杆穿过的,并供驱动连杆随 转动页板的转动在其内对应作平移运动的条形穿孔,且上述条形穿孔的长 度方向与上述驱动连杆纵向所在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
上述固定页板具有第一安装平板和第二安装平板,上述第一安装平板 竖立设置,与第二安装平板相互垂直设置,并处于第二安装平板的前方一 侧,上述第一安装平板上开设有沿汽车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方形孔,上述长 方形孔为上述条形穿孔,上述第一安装平板锁固在汽车A柱上。
上述转动页板处于上述第二安装平板的前方,上述转动页板的后端与 上述第二安装平板转动配合连接,且上述转动页板与上述第二安装平板之 间具有供转动页板转动的间距,上述转动页板的前端与汽车车门锁固在一 起。
上述转动页板呈片状结构,上述转动页板倾斜设置,且上述转动页板 与上述第一安装平板之间形成有由后至前渐扩的间距,上述转动页板后端 端部的上下两侧分别延伸有向第二安装板方向倾斜延伸设置的连接块,上 述连接块与上述第一安装平板分处于转动页板两侧,两连接块相对设置, 上述第二安装板对应于两连接块处分别安装有连接件,上述连接件与上述 连接块通过安装螺栓与安装螺母的配合连接在一起,且上述连接块与上述 安装螺栓的杆部转动配合。
上述连接件具有杆体和处于杆体一端的圈体,上述杆体沿汽车的前后 方向延伸设置,上述杆体穿过上述第二安装板,上述杆体纵向所在的轴线 与上述安装螺栓纵向所在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上述安装螺栓沿汽车的上 下方向延伸设置,上述圈体处于上述第二安装板的前方,且上述杆体通过 前螺母和后螺母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且上述第二安装板处于前螺母 与后螺母之间,上述圈体活动套设于上述安装螺栓的杆部外,上述前螺母 处于上述圈体与上述第二安装板之间,上述圈体处于上述连接块与上述安 装螺母之间。
上述连接块与上述转动页板呈弧形过渡,且上述驱动连杆位于上述条 形穿孔内的部位呈向后凹的凹弧部。
上述驱动连杆沿汽车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上述驱动连杆的第一端端 部与上述活塞杆的自由端端部通过安装销轴活动铰接在一起。
上述气弹簧沿汽车的前后方向倾斜平放设置,上述安装支座的安装高 度高于上述固定页板的安装高度,上述安装支座呈L型,上述安装支座的 竖直部锁固在汽车前防撞梁的内侧面上,上述缸体的后端端部处于上述安 装支座的横直部上方,上述安装支座的横直部与上述缸体的后端端部活动 铰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未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10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校正门控单元
- 下一篇:锁扣固定装置及其门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