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装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9866.2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8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邹宝平;罗战友;杨建辉;李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深孔爆破破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工程持续发展、城市铁路地下化、城市地下公路兴起成为我国隧道及地 下工程的发展趋势,未来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将会越来越多,而钻爆法是我国隧道施工 的主要方法,其机械化水平是决定其占据未来隧道工程发展舞台的助推剂。
隧道工程钻爆法作业过程中,直接关系钻爆法实施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是炮孔装 药结构和炮孔深度。当前隧道工程钻爆作业,炮孔装药主要是采用人工方式,即利用 木质炮杆,将炸药、雷管按照设计的装药结构逐一进行装药。采用这种方式,如果是 耦合连续装药,现场操作相对简单,但装药高度小,爆破效果差,如果是不耦合非连 续装药,现场操作时会借助空气间隔器进行间隔装药,但处理不耦合结构难度较大, 而使用空气间隔器,不但成本较高,而且现场实施复杂。因此,不管是哪种方法,都 面临着现场操作时间较长,容易堵孔,错误装药情况较频繁,机械化水平低,给装药 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深孔超大断面隧道爆破时,由于炮孔深度比常规隧道炮 孔深度大,隧道断面面积也远远大于常规隧道的断面面积。因此,在爆破实施过程中, 很难实现装药前对隧道断面内的每一个炮孔进行检查和清理,也很难实现对实际炮孔 深度进行定量化量测,同样也很难保证每一个深孔内已安装好的装药结构完全符合设 计的装药结构,从而导致炮孔利用率不高,达不到预期的钻爆破岩效果,不能得到理 想的隧道开挖面。因此,如何快速、定量化对深孔超大断面隧道的炮孔进行科学装药, 如何确保炮孔装药结构符合设计要求,不仅关系到隧道工程的爆破质量,而且也关系 到隧道工程的施工机械化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装药装置,该 装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性能可靠、减震防尘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装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1、第一混合装药系统2、第二混合装药 系统3、第三混合装药系统4、结构空腔系统5、组合介质系统6、第一连接套筒7、 第二连接套筒8、复合堵塞系统9、炸药10、雷管11、引线12、双面刻度胶纸13、刻 度标尺14;
所述第一混合装药系统2、第二混合装药系统3、第三混合装药系统4内均设结构 空腔系统5、组合介质系统6、炸药10、雷管11、引线12、双面刻度胶纸13、刻度标 尺14;
所述第一混合装药系统2通过第一连接套筒7与第二混合装药系统3连接,所述 第二混合装药系统3通过第二连接套筒8与第三混合装药系统4连接,所述第三混合 装药系统4通过复合堵塞系统9进行堵塞,然后将由第一混合装药系统2、第二混合 装药系统3、第三混合装药系统4、第一连接套筒7、第二连接套筒8、复合堵塞系统 9组合而成的整体装药结构伸入预先已钻好的钻孔1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快速装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可预先在隧道现场分段 完成深孔不同部位的装药布设,当隧道钻孔作业完毕后,可立即将预先布设的分段分 部装药安设于钻好的深孔中,可减少现场作业人员,节约现场作业时间,降低劳动成 本。
2.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装药结构精确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在隧道现场预先 布设装药结构,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可完全执行设计方案,确保已安装好的装药结构 完全符合设计的装药结构,避免钻孔太深,人为操作时空气间隔不合理,不按设计施 工的现象发生。
3.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精准量测深孔长度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快速、准确 地量测每一个钻孔的长度,避免现有施工仅靠钻杆长度定性确定钻孔深度的局面。
4.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减震、能量利用率高、可靠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速装药装置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旋转45°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混合装药系统正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混合装药系统正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第三混合装药系统正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的1-1剖面俯视图。
图7为图3的2-2剖面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套筒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套筒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98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木工程用测绘皮尺
- 下一篇:一种联动线切书压纸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