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8672.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4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鹏;苏伟;蒋荣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充电机、充电柜和充电桩的交流接触器使用交流来控制,在充电机、 充电柜和充电桩的交流接触器的控制回路中既有交流电,又有直流电,增加了充电机、 充电柜和充电桩布线的难度。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 法只用直流电控制充电机中的交流接触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包括: 直流供电电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相连接,用于向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 线圈提供直流电;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相 连接;信号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用于发出 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的控制信号;储能电路,所述储能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 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相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相连 接,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向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提供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相 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 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相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四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继电器相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继 电器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 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 第一直流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直流母线相 连接;第一分支电路,所述第一分支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分支电路的第二端接地,并且所述第一分支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 第三端相连接;第二分支电路,所述第二分支电路与所述第一分支电路相并联,用于 存储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支电路包括:第一电容;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其 中,所述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与所述第一电容相并联,其中,所述第一电容 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 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的第二端接地,并与 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支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其中,所述 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 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相连接,所述 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并 且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供电电路包括:直流电源接口,用于接收直流电;第二二极 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直流电源接口相连接;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 第一端与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 管的负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发生源,用于生成控制信号;第六 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源的 第二端相连接;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并且,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源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 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发生源,用于生成控制信号;第七 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相连接;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 一端接地;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 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八电阻,所 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的第 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源 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光耦 合器的第四端与第一直流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8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