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砂轮碳管圆周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8218.5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淼文;张友民;汪康;吴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5/10 | 分类号: | B26D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泽云 |
地址: | 51805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砂轮 圆周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砂轮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砂轮碳管圆 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发展出的碳纤维管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 蚀、质量轻、低密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风筝、航空模型飞机、灯用支架、 PC设备转轴、蚀刻机、医疗器械、体育器材等机械设备。尺寸稳定、导 电、导热、热膨胀系数小、自润滑和吸能抗震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并具有高 比模、耐疲劳、抗蠕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
目前工人对较小口径碳纤管进行切割,其工作过程是用手直接握持砂轮 片,在管表面划出划痕,再以此划痕作为易损结构来打断碳管。由于用手直 接握持小砂轮片不易施力,操作人员往往需要较大的夹持力以获得摩擦力来 固定砂轮片,在划痕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因为施力不当,压力大于摩擦力 而使砂轮切到手,而即便划痕顺利,所得的划痕也不能保证在同一圆周上, 从而导致打断所得断口不平整,无论是对于后续接触碳管的操作人员还是后 续工序而言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无需直接接触砂轮 片,切断碳管断口较为平整的切割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砂轮碳管圆周 切割装置。该装置能够巧妙通过两个钳臂和两对砂轮片的配合,较为完整的 在管壁压出圆周划痕,克服传统划痕方法中由于人手直接握持砂轮片所造成 的划痕不规整问题,且无需人手直接接触砂轮片,大大提高断口平整度和操 作人员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持砂轮碳管圆周切割装置,包括:砂轮片和两个钳臂;所述两个 钳臂通过铰连接;
所述钳臂包括防护挡板、紧固孔、铰孔、握把和横向把手;所述防护挡 板覆盖部分砂轮片;所述紧固孔位于防护挡板上,并与紧固螺栓配合固定砂 轮片;所述铰孔位于钳臀中部;所述横向把手设置在钳臀末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杠杆原理与钳臂,大幅提高操作便利度、安全性和切口平整 性,钳臂上的横向把手易于施力,能够使得划痕规整,四片砂轮片组合使用 可减少装置旋转角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钳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轮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包括:砂轮片103和两个 钳臂101;所述两个钳臂通过铰连接;
所述钳臂包括防护挡板201、紧固孔202、铰孔203、握把204和横向把 手205;所述防护挡板覆盖部分砂轮片;所述紧固孔位于防护挡板上,并与 紧固螺栓配合固定砂轮片;所述铰孔位于钳臀中部;所述横向把手设置在钳 臀末端(如图2所示)。
上述两钳臂的设置是在样品压紧过程中用来便于施力。
上述铰孔位于钳臀中部,与铆钉配合使用;上述握把用于施力将碳管夹 紧;上述横向把手用于夹紧碳管后,便于绕碳管做部分圆周运动。
上述砂轮片设置有四片,每两片为一组分别安装在两个钳臂上。如图3 所示,展示了砂轮片的具体结构,包括中心孔301、刃口302。所述中心孔用 于与紧固螺栓配合使用;所述刃口用于在碳管表面作出划痕。
上述实施例的装配及工作流程如下:①将钳臂A、B用铆钉进行铰连接; ②将四片砂轮片用紧固螺栓螺母固定于钳臂A、B上,根据砂轮片的厚度可 适当增加垫片,从而使四片砂轮片的刃口在同一平面上;③手握握把,对准 需要划痕的位置将碳管夹紧;④单手抓紧碳管,另一只手抓住分别位于钳臂 A、B上的两个横向把手,以碳管为轴作部分圆周运动,由此获得规整的划痕。 如此重复划痕过程大大提高安全性、断口平整度和工作效率。该手持砂轮切 割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创意新颖,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装置只利用了 杠杆原理,巧妙地克服传统划痕工序中由于人为操作不便造成的安全事故和 划痕不规整的问题,且易于使用和替换砂轮片。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 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 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8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