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番茄酸甜度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7926.7 | 申请日: | 201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君;邵文娥;曹焕亚;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酸甜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领域,涉及一种番茄酸甜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番茄是现代人适合的健康蔬果,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例如,“番 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番茄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 以及维生素B2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 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番茄富含酸性成分和糖类,酸性物质以苹果酸、柠檬酸为主,在 果实成熟的过程中,糖分在酸性物质之后出现在果实之中。番茄在采 摘后,可以制备成多种番茄制品,例如番茄酱;番茄酱在市场上以酸 甜度进行区分销售。为了达到某一酸甜规格的番茄酱,生厂商常常根 据实际生产需要添加多种添加剂以调节酸性或甜性口感。为了生产纯 天然不含或者少含添加剂的番茄酱,需要对原料番茄的酸甜度进行严 格控制,控制的方法不仅仅育种方面入手,也包括从果实成熟采摘时 间进行入手。因此,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需要一种能够分析检测番茄 酸甜度的仪器,目前具有采用电极微针插入番茄,通过测定电信号来 实现检测的检测仪,但是该检测仪无法准确的定位电极微针插入番茄 的深度,因此得到的数值存在不准确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 种番茄酸甜度检测仪,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准确检测番茄 酸甜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番茄酸甜度检测仪,包括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 的中部具有用于放置并定位番茄的定位凹口,所述定位凹口的两侧均 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均固定有电极微针,两个基座上的电极微针相 对设置,电极微针能产生10~60mA的微电流;检测台上设有导轨,两 个基座均滑动连接在导轨上,基座和导轨之间设有滑轮,滑轮通过电 机驱动其转动并带动基座沿导轨移动,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激光测距 器,检测台上还设有与电极微针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能接收检测微 电流模块的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计算出番茄的酸度和糖度。
待检测的番茄放置在定位凹口内,通过电机驱动滑轮从而带动基 座朝向番茄移动,此时电极微针的端部会插入番茄内,激光测距器能 测得电极微针插入的深度,待插入的深度达到设定值后关闭电机,进 行输电测量,因此能准确检测番茄酸甜度。
在上述的番茄酸甜度检测仪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弹簧,所述弹 簧套在电极微针上,弹簧不与电极微针接触,所述弹簧在自然伸展时 其端部与电极微针的端部齐平,所述弹簧的端部上固定有拨片,所述 基座上固定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的触发点沿电极微针的周向方 向与电极微针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与电极微针需要插入番茄内的深度 相同,所述拨片在弹簧压缩时与触碰开关的触发点抵靠,所述触碰开 关与电机连接并能在拨片与触碰开关的触发点抵靠时关闭电机。在检 测时基座移动向番茄,电极微针插入番茄内,此时弹簧的端部抵靠在 番茄表面并被压缩,当电极微针的插入深度达到设定值时弹簧的压缩 量与该设定值相同,也就是拨片刚好移动到与触碰开关的触发点抵 靠,从而使得触碰开关关闭电机,使得电极微针保持在设定的插入深 度,结合激光测距器能实现自动检测且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的番茄酸甜度检测仪中,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显示器,显示 器与处理器连接并能显示处理器的结构。通过显示器能直观的看到番 茄酸甜度。
在上述的番茄酸甜度检测仪中,所述定位凹口内设有两个呈圆弧 形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上表面具有弧形定位面,定位凹口的底面上 开有滑动槽,两个所述定位片能沿滑动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通过移 动两个定位片使得番茄的下表面与两个定位片的弧形定位面贴靠,从 而将番茄定位;同时该结构能应对不同大小的番茄,提高适用性。
在上述的番茄酸甜度检测仪中,所述检测台上还设有能番茄定位 在定位凹口后将番茄束缚住的束缚绳,所述束缚绳的一端位于检测台 的一侧,检测台的另一侧固定有能与束缚绳的另一端固定的环扣。通 过束缚绳能进一步定位番茄,防止在电极微针扎入时番茄出现移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番茄酸甜度检测仪具有能准确检测番茄酸甜 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番茄酸甜度检测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7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氨逃逸浓度在线测量的恒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