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大棚滴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7514.3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旭欣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大棚 滴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具体涉及智能化大棚滴灌机。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棚技术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大多数的大棚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外界的雨水很难被直接利用,这就造成了极大地浪费,所以利用大棚外的雨水,节省水资源,节省种植成本是十分必要的。现在国内大多数的大棚还采用人工灌溉,在当前种植大规模化的情况下,灌溉精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极大地浪费了劳动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规模集成农业的发展。发展智能自动控制灌溉技术是我国大规模集成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专利文献CN203692074U,公开了一种智能大棚滴灌系统,该系统在下雨时自动检测感应并自动打开雨水收集系统,进行雨水收集、存储,并能够自动检测大棚内的土壤湿度,并根据预先设定的阀值,判断是否对棚内的植物进行滴灌。
上述专利存在的缺点是:采用过多的电子部件,在室外风雨环境下容易失灵,整体成本也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化大棚滴灌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智能大棚滴灌系统,采用过多的电子部件,在室外风雨环境下容易失灵,整体成本也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智能化大棚滴灌机,包括大棚,设置于大棚外面的雨水收集箱,设置于雨水收集箱内土壤下面的透水管;还包括回水管和控制阀,雨水收集箱出口连接控制阀的进水孔,透水管连接控制阀的出水孔;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有阀腔,阀腔底面设置有阀口,阀口连通出水孔,阀腔连通进水孔,阀腔内设置有锥形的阀芯,阀芯与阀口配合;阀芯上端固定连接圆盘形的活塞压盖,活塞压盖周边与阀腔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活塞压盖下方设置有螺旋压缩弹簧,螺旋压缩弹簧下端顶在阀腔内壁的台阶上;雨水收集箱上方设置有回水腔,回水腔连接回水管,回水管另外一端连接透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采用机构部件,可以保持大棚内土壤在一定温度,实现智能滴灌,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雨水收集箱1,透水管2,大棚3,回水管4,控制阀5,阀体6,出水孔7,阀口8,阀芯9,回水腔10,活塞压盖11,螺旋压缩弹簧12,阀腔13,进水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智能化大棚滴灌机,包括大棚3,设置于大棚3外面的雨水收集箱1,设置于雨水收集箱1内土壤下面的透水管2;还包括回水管4和控制阀5,雨水收集箱1出口连接控制阀5的进水孔14,透水管2连接控制阀5的出水孔7;所述控制阀5包括阀体6,阀体6内有阀腔13,阀腔13底面设置有阀口8,阀口8连通出水孔7,阀腔13连通进水孔14,阀腔13内设置有锥形的阀芯9,阀芯9与阀口8配合;阀芯9上端固定连接圆盘形的活塞压盖11,活塞压盖11周边与阀腔13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活塞压盖11下方设置有螺旋压缩弹簧12,螺旋压缩弹簧12下端顶在阀腔13内壁的台阶上;雨水收集箱1上方设置有回水腔10,回水腔10连接回水管4,回水管4另外一端连接透水管2。
使用时,雨水收集箱1内水达到一定高度时,将阀芯9顶开,雨水收集箱1向透水管2供水,透水管2中的水渗透到土壤中,使得土壤保持一定的温度;当透水管2内水压力过高时,水通过回水管4流入到回水腔10中,回水腔10的水压将活塞压盖11向下压,使得阀芯9向下运动,将阀口8缩小,进而减小透水管2中的通水量,保持透水管2中水在一定的压力内,达到自动滴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透水管是现有常用管路,目前透水管在地下排水中的应用甚广,如: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隧道、机场、码头、堆填场、防护工程、地下通道、环保工程、园林绿化、运动场、高尔夫球场、山体护坡、堤坝及农业园艺之地下灌溉排水系统等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旭欣,未经郭旭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7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水资源缺乏地区的智能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遮阳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