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开口饵料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5705.6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3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闫茂仓;柴雪良;胡利华;李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开口 饵料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孵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开口饵料孵化器。
背景技术
轮虫及丰年虫的幼体含有丰富的卵黄蛋白质和脂肪,是我国沿海鱼虾养殖事业的主要饵 料,通过轮虫及丰年虫的虫卵进行孵化,使其快速生长成为幼体,以满足鱼虾大规模的养殖。 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水泥孵化器,采用水泥池在孵化前,必须加以清理和消毒,还要采取保 温换水措施,这样的设备投资高,设备管理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开口饵料孵化器,能够大规模的进行生物开口饵料的孵化, 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随取随用,单次取用时不会有幼虫残留。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开口饵料孵化器,包括不透光的孵化缸, 孵化缸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孵化缸内设有分别对其内进行加热及通气 的加热管及通气管,孵化缸上靠近于排液口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排液口外端部连接有排液管, 还包括有空心管状结构的密封管,密封管在孵化缸内竖直设置且其上端部高于孵化缸使用时 的液位高度,所述的密封管可活动的插于排液口且对排液口进行密封及开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孵化缸内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液口位于孵化缸底部正中心,排液管由排液口向外侧延 伸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对孵化缸上端进行遮光的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对生物开口饵料进行快速的孵化,可以实现随用随取,单次取 用不会有残留,且不会对孵化饵料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孵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孵化缸;11-排液口;12-排液管;13-刻度线;2-密封管;3-通气管; 4-加热管;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 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开口饵料孵化器,包括不透光的孵化缸1及对孵化缸1上端进行 遮光的盖板5,孵化缸1内壁上设置有盖板13,孵化缸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1,排液口11 位于孵化缸1底部正中心,排液管12由排液口11向外侧延伸设置且其上设置有开关,孵化 缸1内设有分别对其内进行加热及通气的加热管4及通气管3,孵化缸1上靠近于排液口11 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排液口11处连接有排液管12,还包括有空心管状结构的密封管2,密封 管2在孵化缸1内竖直设置且其上端部高于孵化缸1使用时的液位高度,所述的密封管2可 活动的插于排液口11且对排液口11进行密封及开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孵化缸1在使用时,首先进行加海水,通过加热管4对其内的海水 升温,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加入虫卵后,通过通气管3对孵化缸1内进行通氧,盖上盖 板5,经过24后就能够实现快速孵化,孵化后,虫卵成长为幼虫,且其虫壳浮于海水表面, 当需要对饵料幼虫进行取用时,拔掉密封管2,饵料幼虫及海水通过排液管12排出,到达取 用量后,将密封管2插于排液口11实现密封,此时由于密封管2及排液管12的管壁上会粘 有幼虫,在密封管2插于排液口11时,密封管2内填满有海水及少量的幼虫,通过再次打开 排液管12,可以将幼虫排放干净,此时还可以通过往密封管2上端通水,再次对密封管2及 排液管12冲水,实现幼虫的彻底排放,本发明能够对生物开口饵料进行快速的孵化,可以实 现随用随取,单次取用不会有残留,不会对孵化饵料造成浪费,传统的只通过排液管12的开 关来取用幼虫,幼虫会停留在排液管12内,幼虫过多的话会造成堵塞,该部分的幼虫与孵化 缸1内的环境因子(温度及溶氧量等)有所不同,会影响该位置幼虫的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 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翅膀的假鱼饵
- 下一篇:人工助迁松毛虫天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