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105635.4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7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秦基伟;李其余;倪申来;谢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34 | 分类号: | 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 地址: | 24100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四门两盖包边后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四门两盖内外板包边后的输送,具体涉及白车身四 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内汽车行业在白车身四门两盖压合后输出方式有二种,一是由 人工进行下料;另一种是采用机器人直接下料。
人工下料一般每个工位需2人进行操作,配合输送皮带或检测台来完成板 件的输出和质量的检查工作,因板件压合时均为加强板件朝上,外板件朝下, 所以人工需要将压合好的总成件翻转180度后再进行后续工作,以保护外板件 不会出现变形和划伤等质量问题。因此人工直接下料,使得产品在转运过程中 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且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
采用机器人自动下料,由于压机尺寸、振动等问题,造成机器人选型和使 用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针对客户已有压机设备的自动化改造项目, 因采用机器人自动下料需要增加机器人设备、抓具设备、高精度料车设备等等, 有的客户仍需要增加操作工人和输送皮带机,以及实现产品检测和存储。因此 采用机器人自动下料,使用客户投入的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低成本实现汽车生 产过程中的自动化,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节拍,提高汽车生产质量的 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包括底架和顶架,所述顶架底部前 端设有和所述底架上所设支座铰接的连接柱,所述顶架底部的后端置于所述底 架上所设支撑柱上;所述顶架底部中部和所述底架通过顶升机构连接;所述顶 架顶部侧端设有输送包边后的四门两盖的输送机构,所述顶架顶部位于输送机 构内侧设有吸附机构;所述顶架顶部前端设有限位板。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架上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杆和 所述顶架底部连接。
所述吸附机构包括设于所述顶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顶块, 所述顶块上设有吸盘。
所述限位板顶端连接有限位挡板。
所述限位板包括连接在所述顶架上的L型板及连接在L型板顶端的挡块, 所述L型板顶端端面和所述挡块内侧构成限位台阶;所述限位挡板连接在所述 挡块外侧上。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顶架上的安装底座、输送带及和所述 输送带连接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 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带轮和固定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支撑轴连接。
所述安装底座和所述顶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架上设有两组以上安装所 述安装底座的底座安装孔。
靠近所述限位板的输送带一端到顶架顶部距离大于远离所述限位板的输送 带一端到顶架顶部距离。
所述支撑柱顶端设有下定位块,所述下定位块和所述顶架底部所设上定位 块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把后输送 与取件两种动作结合在一起,实现既平稳输送,又方便一名人工取件的要求, 减少了人工投入,能有效解决门外板产生变形的质量问题,能有效降低人员的 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了客户的成本投入;能够低成本实现汽车生产过程中的 自动化,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节拍,提高汽车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底架,2、顶架,3、连接柱,4、支座,5、支撑柱,6、限位板,7、顶 升气缸,8、气缸,9、顶块,10、吸盘,11、限位挡板11,12、安装底座,13、 输送带,14、主动带轮,15、从动带轮,16、支撑轴,17、下定位块,18、上 定位块,19、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