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九香虫若虫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105323.3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3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军;杨佳琪;姚洁;曹米兰;陈建新;龙金麟;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九香虫 若虫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九香虫若虫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九香虫(AspongopuschinensisDallas)是昆虫纲半翅目兜蝽科昆虫,又称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蜣螂虫、打屁虫和屁巴虫等,属东洋区系,为中国特有种。分布较广,产于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其中贵州省黔北地区赤水河畔是其主要产区之一,储量丰富。因其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能以及含有抗癌、抗菌、抗凝血的药用成分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随着环境条件的恶化,尤其是近年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野外九香虫种群大量减少,供求缺口不断加大,价格逐年攀升,且人工饲养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人工饲养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难题,尤其是无法摸清九香虫在野生环境下滞育到底形成于哪个龄期,严重限制了九香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摸清九香虫在野生环境下滞育到底形成于哪个龄期,对九香虫进行人工饲养研究,缓解野外九香虫种群减少,供求缺口不断加大,价格逐年攀升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九香虫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材料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九香虫若虫养殖装置,它结构简单,适合于饲养不同龄期九香虫若虫,且便于观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九香虫若虫养殖装置,包括底盘,在底盘上设有篮筐,篮筐的底部为网孔状结构,在篮筐上设有外罩支架,外罩支架为底部敞口的结构,在外罩支架的其余面上设有透气网。
在底盘内设有保水层。保水层既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份,又能避免植物的根须被水直接浸泡。
所述的透气网的孔径为80目以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主要由底盘、篮筐及外罩组成的养殖装置,该装置不仅有利于寄主植物的生长,而且便于模拟野外环境,可以饲养不同龄期九香虫若虫,且便于观察,通过该装置可以直接观察到九香虫滞育发生于哪个龄期,为九香虫进行人工饲养研究提供依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香虫若虫养殖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在底盘1上设有篮筐2,篮筐2的底部为网孔状结构,在篮筐2上设有外罩支架3,外罩支架3为底部敞口的结构,在外罩支架3的其余面上设有透气网5,透气网5的孔径为80目以上;在底盘1内设有保水层4。
使用方法:篮筐2中装满土种植南瓜,同时将固定数量的九香虫若虫放在南瓜叶片上,并在篮筐2上将外罩罩上,将九香虫不同龄期若虫分别饲养于不同的养殖笼中,设置时间间隔,记录不同龄期若虫的活动状态。
本实施例中,底盘1采用不锈钢制成;篮筐2及外罩支架3均为塑料材质;透气网5可以采用单层纱布制作;而保水层4则可采用多层纱布,将其润湿后放入底盘1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105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钓爆炸钩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水位的蛋白质分离器